第60章 故友

填完志願,接下來的日子只要安心的等待錄取通知書就行了。

因為早就將紡織廠的工作給交接出去了,接下來的日子蘇錦繡就無所事事了起來,幹脆在家繼續開始畫《我們能做些什麽——洪水篇》,這一篇的故事早在紡織廠的時候就已經寫完了。

講的是建國始終放心不下父母雙亡的洛桑,所以趁著探親的時候去尋找他,卻被告知,洛桑的爺爺奶奶去世後,已經被一對好心的知青夫婦收養,如今已經帶著洛桑回了城。

建國一聽說知青所在縣城,恰好是自己的老家,於是就踏上的回鄉的路。

坐在火車上的時候,建國聽身邊的乘客說今年雨水多,他心中已經隱隱的有了不安,因為他的老家正是洪澇頻發的地段,哪怕下遊地區有一座很大的作為水力發電站的葛洲壩,可在發洪水的時候,依舊顯得捉襟見肘,經常會因為洪澇壓力而泄洪,讓下遊的百姓們分擔上遊的危險。

果不其然,他的擔憂是對的,他回到家鄉,水位已經到了危險線。

又是暴雨的一夜,水位突破危險線,沖上岸,開始淹沒農田,村莊,許多人家將自家的澡盆拿出來,將家裏的糧食放了進去,為了這些糧食,就連家裏的嬰兒都只能艱難的抱住父母的脖頸,求得生存的機會。

洪水來了。

緊接著,縣城、省城都淪陷了,最近的人民子弟兵拔營過來救災,剛休息了沒幾天的建國披上軍裝,找到部隊領導,開始和那些兵一起救災,等找到洛桑的時候,洛桑正抱著養父母所生的妹妹,眼圈紅紅的,憔悴無比。

“爸爸媽媽為了我和妹妹,都被洪水沖走了。”洛桑哭了。

他年紀小小,卻經歷過太多的離別,可這一次依舊讓他無比傷心。

建國將洛桑和妹妹安置好了後,又開始去救災。

‘眾志成城,抗洪救災’成了他們人民子弟兵的口號,他們用血肉之軀架起橋梁,將被困的老百姓救了出來,也堵住了堤壩的缺口,等一切忙完了,好多士兵都病了。

無論多大的危險,在子弟兵的幫助下,都能安然度過。

子弟兵就好像是人民的保護神,時時刻刻的保護著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最後,洛桑和妹妹被部隊的叔叔伯伯收養了。

最後……

蘇錦繡坐在書桌前,陷入沉思中。

“怎麽了?畫到哪裏了?”宋清華見蘇錦繡好半天都沒動筆,有些奇怪的問道。

蘇錦繡搖搖頭:“沒什麽,我只是……”

她低頭:“還沒做好決定,在結尾的時候,該怎麽畫。”

“需要我的幫助麽?”宋清華合上書,起身走到蘇錦繡的身後,一手撐著桌沿,微微傾下身子,一手去翻蘇錦繡的草稿。

說真的,淩亂的線條,勉強能看得出五官的臉,以及十分潦草的自己,宋清華還真有些看不懂。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幫我參謀一下。”

蘇錦繡伸手,從旁邊抽出一本封面犯黃的中國地圖來。

“你看啊,這裏是葛洲壩,而這裏……距離葛洲壩大概四十公裏左右,你說,如果在這裏再建一個水力發電站怎麽樣?”蘇錦繡沿著長江往上走,一直走到一個點,用食指重重的敲了敲。

宋清華看了看,覺得還真有點意思。

不過……

“我對這種地理知識了解不多,不過我有一位老師,他在這方面有些研究。”宋清華若有所思的說道:“我估計他應該也快平反了,明天我去問問劉老師。”

“好。”

蘇錦繡點點頭:“我先畫草圖。”

她從筆筒裏抽出尺子,開始按記憶畫圖。

沒錯,她畫的就是未來的三峽大壩,她不知道三峽大壩是幾幾年修建的,但是現在,修建三峽大壩的那一塊地方,還是空蕩蕩的呢。

三峽大壩裏有許多世界紀錄。

而最有特色的,就是升船機。

蘇錦繡不知道裏面的參數,但是這些特色在未來可都是可以參觀的景點,所以蘇錦繡囫圇著按照自己曾經看到過的畫面開始畫圖,而這一個畫面,出現在結尾的洛桑的回憶中,那時候的洛桑已經是個老人了。

老人洛桑帶著孫子孫女爬上大壩,回憶當年養父母去世的畫面,老淚縱橫。

而大壩外,是一片未來文明的景象。

“這可真壯觀啊。”宋清華看著大壩在蘇錦繡的筆下漸漸成型,忍不住的驚嘆。

蘇錦繡笑笑沒說話,心說可不壯觀嘛,以前剛建成的時候可是世界第一!然後手一晃,大筆一揮,在旁邊多加了一個通道,是魚道,當初因為大壩沒有魚道,讓很多魚類沒辦法回下遊產卵,導致生態被破壞。

畫完後,蘇錦繡開始勾線。

這一勾,一直勾到天都黑了,樓下傳來幾個大嗓門的聲音,是宋征軍帶了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