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千錘百煉(第2/2頁)

“對一名煉器師來說,這樣也夠了吧?”

從小在危機四伏的法寶墳墓長大,李耀內心一直有種深深的不安全感。

雖然他渴望成為煉器師,卻從來不認為光憑法寶就能保護自己。

和丁鈴鐺的兩次交鋒,更是讓他深刻認識到了自己和真正的高手之間,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憑我現在的實力,面對一名築基期初階修真者,就算渾身上下都掛滿了法寶,還是會被碾壓。”

“而在大荒深處,比築基期初階修真者更加強大的妖獸,比比皆是!”

“為了今後的發展,必須提升實力,至少要先提升抗擊打能力!”

想到這裏,李耀聚精會神,進入《千錘百煉》的世界。

“唰唰唰唰!”

無數念頭從書卷上飛起,和李耀的意識融為一體,將一個個打坐圖、穴竅圖和人體結構圖打入他的神魂。

《千錘百煉》的關鍵,在於“內中外”三個層面。

在身體內部,要冥想九十九種天材地寶的內在構造,把自己當成這九十九種天材地寶,想象自己正在承受鍛打,各種雜質都從體內排出,身體結構變得更加緊密。

在身體表面,則要徹底激發一百八十個穴竅,將敵人狠狠轟來的破壞力引入一百八十個穴竅,再湧入四肢百骸,洗髓伐筋,脫胎換骨。

而最關鍵的是外層,要將靈氣激發出來,凝聚成特殊的緩沖結構,用來消解敵人的攻擊,將力量均勻輸送到一百八十個穴竅之中。

否則,敵人也不是白癡,當然是運起全部力量沖著一個部位打了,怎麽可能把力量分散成一百八十道,同時攻擊一百八十個穴竅?又不是按摩!

“用靈氣凝聚成緩沖結構,將敵人的一道力量轉化成一百八十道,這一步最關鍵!”

“如果沒有緩沖,丁鈴鐺一記重拳下來,我直接被打爆了,還怎麽千錘百煉?”

“緩沖,緩沖……”

李耀的眉頭深深皺了起來。

他發現鐵木上人提出的緩沖結構,實在太復雜,竟然是將靈氣激發出來,在周身凝聚成了上萬個好似小彈簧一樣的氣團。

當敵人一拳轟來,就會被他的上萬個“靈氣小彈簧”分散,別說分散成一百八十道了,就算分散成一千八百道都有可能,破壞力自然降到最低,非但不足以造成傷害,反而能用來修煉了。

問題在於,憑李耀這個小小的煉氣期四層,對靈氣的掌控還沒有精妙到如此境界,根本不可能將靈氣分化成上萬團,每一團都要凝聚成小彈簧的形態,還要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

“太誇張了吧,要把靈氣控制得如此精妙,築基期巔峰強者都未必能辦到,這門神通根本不適合入門弟子修煉!”

“怪不得說起來是百煉宗的第一淬體神通,可是歐冶子的記憶中,除了鐵木上人之外,根本沒多少人修煉,只剩下這幾卷功法擺在這裏!”

“可是不對啊,鐵木上人自己一開始,又是怎麽修煉的呢?”

李耀托著腮幫子琢磨了半天,想到一個可能。

估計鐵木上人最開始也就是按照江湖上的《金鐘罩》、《鐵布衫》、《十三太保橫練》那麽練的。

誤打誤撞練出了名堂之後,成為一代宗師了,要青史留名,在編著功法時,自然不能實話實說。

否則,老老實實說咱們這本《千錘百煉》是脫胎於《金鐘罩鐵布衫》,那多沒格調?

當然是要寫得玄之又玄,晦澀難懂,才能彰顯出修真者的超凡脫俗。

這也算是古修世界的一種陋習,不少古修在編著修煉功法時,都喜歡雲山霧罩,玄之又玄,總結起來四個字:不說人話!

腹誹了幾句,李耀忽然想到:

“要修煉《千錘百煉》,關鍵在於緩沖,而緩沖的方法可不止彈簧一種。”

“鐵木上人那個年代,能想到彈簧結構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到了現代,我們還有很多種緩沖結構啊!”

李耀是煉器師,緩沖也是煉器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這幾個月裏他學過無數種非常經典的緩沖方式。

不過仔細思索,他卻郁悶地發現,每一種緩沖結構都十分復雜,根本不是煉氣期四層能模擬的。

“最簡單的緩沖方式,究竟是什麽呢……”

李耀冥思苦想,神魂深處忽然“砰”一聲,有什麽東西炸開。

那是氣囊。

一只安裝在飛梭車上的氣囊。

飛梭車速度極快,萬一發生事故,很有可能鬧出人命。

所以煉制飛梭車的宗派都會在車內安裝大量氣囊,平時收攏,一旦發生碰撞,瞬間彈出,膨脹百倍,給乘客提供至關重要的……緩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