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5章 褐矮星背後的艦隊(第2/2頁)

所以,一百年間,停停走走,不斷探索、記錄和建設,直到十年前才抵達星海邊陲。

黑風艦隊過去一百年的運氣相當糟糕。

他們並沒有發現太多有開發價值的可居住行星。

即便是在星海帝國遺留下來的史料和星圖殘卷上記載,曾經有過繁榮文明的人類世界,被他們千辛萬苦、消耗大量資源找到之後,往往發現當地的世界已經崩潰,靈能統統消耗或者流失殆盡,所謂文明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縱然有些茹毛飲血的野人,在靈氣枯竭的荒蕪世界中苟延殘喘,亦完全無法彌補黑風艦隊為了尋找他們而消耗的資源。

資源,資源,資源!資源是星辰大海中最寶貴的東西!

文明,文明,文明!文明又是冷酷宇宙中,最脆弱的存在!

接連三四次大失所望之後,黑風艦隊的處境就變得極為尷尬。

不錯,表面上看,他們是為帝國新“開拓”了大片疆土,但都是評價等級最低,幾乎不值半毛錢的荒蕪世界。

在星海中,最不值錢的就是所謂“疆域”了,擡頭仰望星空,億萬星辰,無窮疆域,理論上都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和極高的價值,那些亙古以來就沒有智慧生靈存在的世界,只要插一面國旗,唱一首國歌,最多旁邊再建設一座星炬,就可以宣稱為帝國的國土。

但是,這樣的“國土”,是沒有半點意義的,縱然“理論上”蘊含的價值再高,也要帝國有能力在成本適當的前提下去大規模開發才行!

縱然某個世界號稱擁有10000點的資源,但如果帝國對它進行開發,資源的采集、冶煉和運輸回帝國本土,卻要消耗20000點資源的話,這樣的世界,又有什麽用呢?

這還沒算上星炬的建設和維護,以及帝國為了統治這個世界,要額外支出的各種管理成本及補給線防禦成本呢——聖盟神出鬼沒的破襲艦隊,可不是好對付的!

很不幸,黑風艦隊過去百年間,連這樣的世界都沒發現多少。

他們發現的星域,往往都是“嗯,理論上來說,或許進行深度勘探的話,有可能找到10000點資源,但勘探成本就要5000點,而後續開發成本估計還要10000到100000點資源”這樣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根本不可能為黑風艦隊換來多少貢獻點。

沒有貢獻點,也沒有自己的老巢,就意味著黑風艦隊不可能從帝國別的世界得到更多補給和全新的戰艦,更意味著他們就這樣灰溜溜回去的話,就只有被別人一口吃掉、徹底收編,或者送到最兇險的前線上和聖盟徹底拼光,這樣兩條路。

黑風人自然哪條路都不願意選。

他們繼續朝深空挺進,孤注一擲!

就在這時,他們收到了有一支爪艦隊全軍覆沒的消息,亦知道了星海邊陲存在一個區域性強國的情報,甚至還找到了失落千年的星海共和國流亡政府,最後的“流動國土”!

百年黴運,一朝逆轉,但依舊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好消息是,眼前的獵物足夠肥碩,只要能夠吞掉這頭自稱“星耀聯邦”的獵物,黑風艦隊的實力至少能翻上三五倍,縱然回到星海中央,亦有足夠的力量,和包括皇帝、各路諸侯軍閥在內的所有人抗衡。

壞消息是,獵物似乎又太過肥碩了一些,隱藏在其龐大身形下面的不僅僅是脂肪,還包括強壯的肌肉、堅固的骨骼和鋒利的爪牙。

進退維谷的黑風艦隊,這時候就有兩個選擇。

他們可以在這裏設置大規模的陣列式星炬,建造一座恢弘壯闊的星空之門,將這裏的情報如實向帝國本土,向貪得無厭的皇帝和各路諸侯、軍閥匯報,召喚來自本土的支援。

當然,建立星空之門並將它激活,維持在極高傳送水平——會進一步消耗掉黑風艦隊的戰爭資源,削弱他們的戰鬥力,令他們在瓜分獵物的遊戲中,處於被動地位。

要麽……

就自己幹!自己獨自將聯邦這頭龐然大物吃掉,吞噬掉所有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