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7章 地底的命脈!(第2/2頁)

只不過,在“雜食性”和“可利用性”方面進行了太多的基因改造,巖蟲拼命生長脂肪和蛋白質的後果,就是行動力和捕食能力大大削弱,削弱到近乎於零。

這是一種誕生在實驗室裏的生命,在保持現有性狀的前提下,極難適應野外的惡劣生活,只能老老實實待在飼養室裏,被人類喂養長大。

一萬年前的星海帝國,在設計這些地下避難所時,自然有一整套極其先進和精密的自動化飼養設備,確保這座“肉類工廠”能源源不斷地輸出產品,從最開始的巖蟲交配到最後變成一盒盒封裝在罐頭中的即食肉類,整個流程根本用不著多少工人和飼養員來操縱。

但隨著歲月的侵蝕,昔日的自動化飼養設備早就耗盡能量,支離破碎,不復存在,而最初飼育巖蟲的知識也早就失落了,今天的地底人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來飼養他們。

巖蟲既然能長這麽多肉,食量自然極大,他們自己無法外出覓食,統統要靠地底人去采集苔蘚,扯斷藤蔓,砍下蕈類,挖掘礦石,再費力絞碎混合,投入飼料槽中——這是非常繁重的體力勞動,三五個壯漢一天幹到晚,才勉強能滿足一條巖蟲的胃口。

而為了保證在地底世界能生長出那麽多苔蘚,藤蔓和蕈類,又要持續不斷將巖蟲的糞便投入石縫中,再小心翼翼地伺候各種作物,地底世界原本並不適合作物生長,哪怕最小的一簇苔蘚,都是地底人用鮮血和汗水澆灌出來的。

因為真正的全自動飼養槽早就破壞了,巖蟲並不適應洞穴深處的環境,所以夜以繼日還要不斷有人給他們按摩身體,強迫他們起來運動,否則巖蟲身上很快就會長出黑斑,那是裏面的血肉統統壞死了,就不能吃了。

這些工作,占去了99%的地底人,99%的時間,可以說,整座10084區,都是圍繞著“巖蟲”而存在的。

李耀根據剛才看到的石筍、鐘乳還有巖壁上洞穴的數量,飛快計算了一下巖蟲和地底居民的數量之比,發現相對於10084區的人口而言,巖蟲的數量似乎太多了一些,即便統統殺了吃肉,也吃不完這麽多啊,如果能少養幾頭的話,人們豈不是能輕松許多嗎?

厲嘉陵搖頭說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剛才就說過,雖然地底人辛辛苦苦飼養了這麽多巖蟲,但平時也舍不得大塊吃肉的,隔幾天能有一小片肉切碎了拌進肉粥裏就不錯了。

絕大部分巖蟲在蛻過三次皮,徹底成熟之後,都要扛到上面的城鎮,也就是編號在1000到9999之間的“四位數區域”,去換取寶貴的能源,民用法寶以及武器。

10084區域的地底居民,終究不是徹底蒙昧無知的野蠻人,他們還保留著基本的語言和文化,還有一小部分法寶和大陣仍舊維持著運轉,亦渴望知道上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麽樣子——大量物資和燃料都要靠巖蟲去換,偏偏上面的世界各種合成食物大行其道,巖蟲賣不上太高的價錢,三五頭巖蟲也未必能換一個標準晶元匣的。

即便他們咬緊牙關,不要任何法寶和能源,至少有一樣必不可少的物資,必須去上面的城鎮購買,那就是新鮮的壓縮空氣,以及維修空氣循環和過濾系統的構件。

地底數萬米的城鎮,即便有最龐大和高效的通風系統,源源不斷引入地面上的新鮮空氣,亦是十分壓抑和沉悶的世界,充滿各種致命的毒氣。

而人類呼出來的廢氣一旦積郁過多,同樣會導致所有人活活悶死。

所以,地底居民可以荒廢一切法寶,甚至連頭頂的照明符陣都不要,變成黑暗中的幽靈,卻絕不可能廢棄空氣循環和過濾系統。

一旦空氣循環和過濾系統發生故障,還要及時放出超高壓縮的新鮮空氣,爭取寶貴的維修時間。

沒有空氣,比沒有陽光更加可怕,是真正的滅頂之災。

四位數城鎮的居民,就吃定五位數城鎮的地底人這一致命弱點,獅子大開口,將相關法寶構件和壓縮空氣的價碼都開到極高,幾十條巖蟲才能換到一罐小小的壓縮空氣。

所以,10084區域的居民們每天辛辛苦苦在種植和飼養的,不僅僅是身上穿的和口中吃的,更是至關重要,賴以生存,連一秒鐘都不能缺少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