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7章 醍醐灌頂!(第2/2頁)

“碳基生命之間的差異,亦可以大到無法想象,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曾經圍繞著十顆太陽進行了‘十日之戰’的後羿族和誇父族。”

“後羿族的本源是一種生長著黑色甲殼的蟲豸,他們就像是進化版本的蜂群,單一的個體並沒有意識和智慧可言,但在漫長的進化中,他們的太陽能甲殼上卻生長出了某種類似‘靈能回路’的花紋,當無數蟲族聚集在一起,組成‘蜂群’,震蕩甲殼時,縱橫交錯的靈能回路就激蕩出智慧的火花,產生了共同的‘蜂群意識’。”

“從這個角度來講,後羿族對‘個體’和‘整體’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每一名後羿族,實際上就是一團密密麻麻的蜂群,或者說是一座擁有生命,會自由行動的蜂巢,當一名後羿族受到重傷,喪失90%的蟲豸,剩下10%的蟲豸依舊可以飛到別的蜂群中,成為另一名後羿族身體的一部分,並且將部分過去的信息傳輸到新的蜂巢中。”

“所以,很多後羿族都認為‘他們’是永生不死的——這亦是後羿族悍勇絕倫、不計生死的原因。”

“而誇父族卻不同,與其說他們是某種‘動物’,倒不如說他們的本源是某種‘植物’。”

“誇父族是一種巨人種族,成年的誇父族最多能生長到上百米,猶如一座座巍峨的山嶽或者高樓大廈,是盤古十三種族中體型最龐大的一支。”

“但誰能想到,剛剛誕生的誇父族後裔僅僅是一枚小小的種子——誇父族沒有性別的概念,而是采用‘共生共養’的方式來繁殖,每當母星的春季來臨,成年誇父族就會受到恒星磁場的影響,在體內凝結出指甲蓋大小的生命種子,他們用特殊的氣須將生命種子深深刺入地底,讓脆弱的種子能躲避毒辣的恒星輻射,並接受溫暖土壤的撫育。”

“而在那之後,每一名經過種子埋藏地的誇父族,都能感應到種子的存在,並且也會將自己的觸須刺入地底,將養分和遺傳信息澆灌給這枚種子,在誇父族而言,這是一種最神聖的祝福,也可以理解成是他們的交配和孕育方式。”

“通常,一枚種子經過二三十名成年誇父族的祝福,就積累了足夠的養分和遺傳信息,可以破土而出了。”

“但如果能經過四五十名成年誇父族的祝福,那就是族群中的強者。”

“而如果有超過一百名誇父族給予它養分和遺傳信息,那它一定會成為族群的領袖,誇父族中的至強者,甚至將來高度超過百米,是真正遮天蔽日的巨人——這裏是字面意義上的‘遮天蔽日’,因為很多研究資料都假設,所謂‘誇父之球’就是由無數誇父族的身體組成。”

“但無論未來如何,剛剛破土而出的誇父族卻是一株小小的樹苗,連移動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只能用特殊的氣息和磁場,吸引一種名叫‘黃蛇’的洪荒古獸來為他們效力,保護他們不受敵人的侵擾,並為他們弄到充足的食物,當然,誇父族的生命磁場對黃蛇的進化亦大有好處,這是一種奇妙的共生關系。”

“幼年誇父族要在黃蛇的侍奉下,度過漫長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幼年期,才能徹底拔地而起,成為能自由移動的成年巨人,加入文明的行列——當然,在文明極度發達,擁有各種無土栽培和速生技術之後,誇父族又創造了各種千奇百怪的全新生殖方式,但早期祖先深深植根於大地的記憶,依舊銘刻於他們的基因深處,永遠都無法忘記。”

“你說,後羿族和誇父族,這兩支截然不同的碳基文明,又剛剛經歷一場不死不休的血戰,他們怎麽能握手言和,怎麽能達成共識,怎麽能理解對方也是一種高度發達的智慧生命,而不是‘邪惡的外星人’?”

李耀默然。

他的思維完全沉浸在武英奇創造的幻象中,仿佛真的變成了誇父族和後羿族。

的確,無論是蟲群意識的後羿族,還是幼年期植物、成年期動物、衰竭之後又將屍骸融入“誇父之球”的誇父族,恐怕都很難理解對方的生命形態,更不會認可對方的形態,也是一種文明。

“當時的情況,如果不能阻止兩個文明的戰爭,後羿族和誇父族或許都要滅亡了。”

武英奇道,“盤古族這個‘調停者’,正是用了你所謂‘邪惡的洗腦’,也就是‘醍醐灌頂’的先進技術,才讓兩個文明‘共情共感’,分享了彼此的祖先記憶和生長環境,感知到對方的喜怒哀樂和所欲所求,明白了文明的千姿百態,最終達成一致,迎來和平,保存了兩個文明,當然,也順便讓他們理解了盤古族的存在,不必為盤古族過於先進發達的技術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