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3章 平行宇宙(第2/2頁)

“現在,你該相信我的話了吧?”

李耀身後,傳來淡淡的聲音,“這不是幻覺,而是真實存在的無數個‘平行地球’,擁有如此龐大力量的我,根本不在乎你這只小蟲子的騷擾,你還有那些反抗者,你們的聒噪和叮咬,對我來說根本沒有半點意義。”

李耀悚然一驚,回頭看時,便看到那團如氣球般的銀白色圓球,輕飄飄懸掛在自己的腦後。

銀白色圓球沒有五官和表情,圓弧形的鏡面,只是冷冷反射著李耀自己滑稽可笑的表情。

“雖然如此,但你的智慧和勇氣,或者說卑鄙和愚蠢,還是贏得了我的一絲……感動。”

銀白色圓球繼續向李耀發送信息,“因為這一絲‘感動’,再加上你為我提供的浩瀚如海的能量,我可以讓你死得明白,不,不應該說是‘死’,而應該說是在遙遠的過去,重獲新生。”

李耀不知道該做出什麽樣的反應,他已經徹底迷失在無數個“平行地球”,和無數道互相重疊、幹擾、分裂和重生的星芒裏。

銀白色圓球和他之間的信息鏈接,瞬間膨脹起來。

恍若億萬道星芒般的龐大數據,如洪潮般朝李耀的神魂湧來,以最簡略甚至不盡正確的方式,向李耀描繪了一幅不可思議甚至無法想象的宇宙圖景。

一切都要從量子力學說起。

量子力學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突破了經典物理學的範疇,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

和“直觀上就可以驗證”的經典力學不同,在量子力學的範疇中,存在很多違背常識甚至無法想象的東西,比方說普通人對量子力學的認知,幾乎都從“薛定諤的貓”這個著名的思想實驗開始。

李耀現在知道,“薛定諤的貓”並不是洪潮搞的鬼,而是在億萬年前的“本源地球”上,真實出現過的思想實驗,由當時奧地利的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

這個思想實驗是這樣:假設在一個理想狀態的盒子裏有一只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只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按照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裏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裏面的結果。

在量子世界裏,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

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

這項著名的思想實驗,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這使微觀不確定變成了宏觀不確定,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薛定諤的貓本身是一個假設的概念,甚至連薛定諤本人拋出這項實驗時都帶著幾分譏諷的味道,可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光子、原子、分子中都實現了“薛定諤貓態”,甚至發現薛定諤貓態也就是量子疊加態,本身就在生命中普遍存在著。

這使得人類原本穩固的,唯一的,堅定的世界,受到了極大動搖。

甚至由此衍生出了“平行宇宙”這個概念。

道理很簡單——因為所有的微觀粒子都是“測不準”的,處在非生非死,非左非右,非想非非想的量子疊加狀態,而宏觀上的所有物質包括整個宇宙,都是由無數微觀粒子組成,那麽,理論上,宏觀宇宙也應該是“測不準”的,處在“一切皆有可能”的疊加狀態,倘若我們感知不到這種“疊加”和“測不準”,只能是因為,存在無數個大致相似卻擁有微妙不同的平行宇宙,我們僅僅生活在其中一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