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南美洲的新年(下)(第2/3頁)

說來也真是可憐,在進入登州鎮的難民營之前,村長的老丈人一家已經有好幾年沒怎麽吃過飽飯了。

所以來到南美洲之後,這一家子頓時猶如老鼠掉進了米屯,過上了頓頓肚子滾圓的幸福生活:雖然主要還是紅薯玉米和粗麥之類的粗糧,但好歹是正經的糧食了。至於魚肉葷腥更是天天都能上桌。

如此一來,這一大家子人很快就成了鐵杆的“新生活擁護者”,在開荒的工作中也表現得很積極。每日裏帶頭組織村民們打水井、砍大樹、挖溝渠、種糧食,忙得不亦樂乎。而這個移民村莊也被評為“模範村”,所有移民至少在表面上已經完全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留短發,剃胡子,注重衛生等等。目前,來得比較早的一半居民已經人均開墾了至少十畝的荒地,種出了第一批的豆子和瓜薯。而晚來的那些新移民雖然還得吃政府的救濟糧,但多少也開發出了一些菜畦,可見中國人在傳統上都是比較有勞動積極性的。

畢竟整個村莊目前只有五十戶人家,占地面積有限,所以一行人沒走幾步,就來到了村子的另一端。這裏是一片水波蕩漾的清澈小湖,湖邊長著幾株需要五六個人合抱、高達六十米的巴拉那松樹,也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松樹下還生長著一些二十多米高的巨型蘆葦,當地的瓜拉尼人稱之為“塔克羅斯”。這些蘆葦既可以造房屋也可以造木筏,非常實用。道路右側湖岸淺水區內也生長著大量的巨型蘆葦,蘆葦叢中不時飛出一群驚慌失措的野鴨,然後就會看到野鴨屁股後面的蘆葦叢中又鉆出了幾個大呼小叫著的孩子。

“……以前這些孩子們可沒這麽大膽。”村長看了一眼這些追逐著野鴨們的歡樂熊孩子,忍不住笑著對凝神眺望的徐霞客說道:“……當時湖岸邊還住著很多吃人的鱷魚呢!只不過後來都被人驅逐或捕殺幹凈了。現在這裏已經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每當放學之後,就會有一群孩子們到蘆葦叢中去掏野鴨蛋、抓魚,有些膽子特別大的大孩子,還會去湖對面的樹林裏抓一種毒蛇,那種蛇的肉很鮮美,但抓它們也很危險。”

“……呃,放學?莫非此地也有學校?”徐霞客頓時有些詫異地問道,他在來這裏參觀之前,也打聽過一番歸義堡地區的情況,知道這裏直到去年都還是一片蠻荒之地,想不到如今卻連學校都有了。

“……歸義堡當然有學校了。”村長一臉理所當然地說道,“……只要人口上了一定規模,正式設堡,就會有學校,然後政府就會派個教師過來教。目前歸義堡的學校已經有了兩百八十多個學生,可惜教師連校長在內才五個,數量太少,水平也夠嗆。以後我的兒子一定得要到縣城裏或首都的好學校念書才行……”

對此,徐霞客不由得連連嘆息,這東岸國人看似粗鄙好殺,實際上對教化還真是挺重視的啊!

以他這一路所見,在這東岸國內,不但成年人都要定期參加什麽夜校學習,這小孩更是每日都要上學,而且還不收錢,真是奇了!無論是農家子弟,還是工匠子弟,抑或是軍戶子弟,這些孩童均能免費念書識字,堪稱是有教無類,簡直比號稱文化之邦的大明母國,還要更勝一籌。

只是這個“教化”的內容麽,就很讓徐霞客這樣的明朝士人詬病了:居然幾乎不講什麽聖人經典,仁恕之道,反而從小就教導小兒各種戰陣廝殺之術,號稱什麽童子軍雲雲,簡直是窮兵黷武得猶如妖魔一般……不過,他同樣也不得不承認,大明那一套重文輕武,優待士紳的法子,在東岸國的地盤上恐怕確實是行不通。如果硬要在這等弱肉強食的蠻荒異域之中崇文抑武,就差不多等於是在自殺了。

雖然徐霞客出於自私的本心而言,是很希望東岸國人寧可自殺也要崇文抑武的,但他也知道這種作死的蠢話是說不出口的,所以只是笑著稱贊了幾句,就結束了參觀,回轉到村公所,準備用飯休息。

此時的村公所內,正傳來一陣陣香味,村長的老婆和小姨子已經施展十八般手段,竭盡全力張羅了一席豐盛的酒肴。徐霞客剛一進屋,就看見桌上放著小火爐,爐上的鐵盆裏咕嚕咕嚕冒著熱氣,奶白的湯上翻滾著青綠的蔥花,香濃的味道,讓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而跟著徐霞客來的阿貴、王胡等幾個小廝仆役,因為已經扛了一天的行李,更是早已餓得發慌,每人各自端著個大陶碗,兩眼發光地往沸騰的湯鍋裏瞧。而村長的老婆則一邊往盆裏倒著白蘿蔔片,一邊隨口道:“……莫要著急,再等一會兒才熟哩。”

對於仆人們這副上不了台面的饞癆鬼模樣,徐霞客頓時就不悅地悶哼了一聲,冷言呵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