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三)(第3/3頁)

這真是一個萬分艱難的選擇,甚至艱難到了幾乎要讓諸位傳統守舊的海軍將領瀕臨精神崩潰的地步。

但是,不管是再怎麽艱難的選擇,終究也是容不得逃避的——在仔細衡量了一番訓練熊孩子和訓練青年女工的難度高低之後,海軍高層終於捏著鼻子作出了“成立海軍女子艦隊”的決斷……

……

實際上,早在戰爭初期的1932年,出於戰時總動員的考慮,日本就成立了“大日本國防婦人會”,以便於把普通的家庭婦女組織起來,為出征的將士提供各種後援服務。其統一服裝是日本家庭主婦日常生活的裝束——白色圍裙,外面斜披一條上書“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的字帶。會員不僅有家庭主婦,還逐漸擴展到紡織女工、軍工廠女工、售貨員等各個行業的勞動婦女,最後就連女演員、女服務員和妓女也加入其中。

在最初的幾年,“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的女成員們,還只是為士兵制作並寄送慰問袋、迎送出發或回國的部隊、召開慰問會、吊唁陣亡者、打掃墓地、慰問軍人家屬、照顧傷兵、宣傳國防知識等等。

嗯,還有動員一些失業女子去前線戰地充當慰安婦,也是“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的業務之一。

但很快,隨著戰爭的不斷升級和擴大,為了維持日本的國內經濟,支持戰時體制,填補國內因為戰時大規模征兵而造成的勞動力缺口,“大日本國防婦人會”被迫突破日本傳統的“婦德”觀念,開始動員婦女進入各類兵工廠,為前線生產飛機和炮彈,甚至像男人一樣在碼頭卸貨、下礦井挖煤……

所以,海軍在作出了“成立海軍女子艦隊”的決斷之後,很快就通過廣島地區“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的組織渠道,征發到了數十萬的適齡女性。但是這個人員素質麽……基本就不必怎麽指望了。其中會開汽車的女司機都是鳳毛麟角,懂得管路機械的女工人也是為數有限,至於單獨開過大型機動船的更是一個也沒有,倒是有不少漁家女子對於劃舢板和操作風帆略知一二——反正基本上一切都要從頭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