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無夏之年(第3/3頁)

從熱值上看,這個飲食標準還是符合科學的,因為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不做激烈運動的前提下,每天消耗一千八百大卡熱量,如果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體力勞動,那麽增加到兩千四百大卡也就差不多了。因此從理論上說,美國平民的每日熱量配給足以維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不會處於饑餓狀態。

但是,吃得飽並不等於吃得好,如果想要吃到純粹的精制白面包和鮮嫩多汁的牛排,或者弄些精面粉和雞蛋粉自己下廚做糕點,市民們就只能花幾倍到十幾倍的價錢,冒著被抓的風險,到黑市裏去采購……在某些地方,城市裏的人經常徒步跋涉幾十公裏,到農村用手中的財物向農民偷偷換取食品。

然後,各州的地方政府和議會,還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於壓縮糧食消費的戰時限制措施——加利福尼亞州規定:在賓館和餐館裏進餐被限制在兩道菜,其中只有一道可以是肉菜。紐約州規定:酒類不僅需要憑配給票購買,而且每星期僅銷售兩天。華盛頓州則規定面包房在戰時禁止制作蛋糕和泡芙。德克薩斯州規定普通人只能購買脫脂牛奶,只有孕婦和兒童可以購買營養更豐富的全脂牛奶。新澤西州宣布,在戰時用普通食品喂養寵物是犯法的,結果許多市民因為用面包喂鳥而被罰款。饑荒情況最惡劣的緬因州規定土豆應當只以帶皮的形式上桌,在所有的飯館和餐廳裏,都一律不可使用土豆削皮器。產糧區的路易斯安那州則規定,為了保證國民健康,在用於烤配給面包的面粉裏應當加入鈣和維生素,雖然現實中很難真正做到。

盡管出台了這麽多限制食品消費的戰時措施,但除了給普通人的生活增添各種麻煩之外,實際的效果卻是相當之可疑。作為一個地方自主權很高的聯邦制國家,美國中央政府即使在戰時的權力,也遠遠比不上窮兵黷武的德意日法西斯政權,因此對農業的統制監管搞得很不成功。無論官方如何制止,食品的黑市買賣依然越來越猖獗,就如同當年禁酒令時代的私酒生意一樣——黑市的暴利反而讓農民更加樂意把農產品賣給肯出高價的黑市販子,結果有限的食物更加無法進入合法流通領域,全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黃油,雞蛋和豬肉產量入了黑市,而不是政府的配給食品店,導致普通人的生活更加艱難。當在兵工廠幹了一天苦活的重體力工人啃著添加了大量土豆粉和魚粉的腥臭黑面包之際,上流社會的紳士們依然在豪華餐館裏大吃大喝。

為了教育人民努力應對食物短缺的危機,在幕僚們的一致要求下,杜魯門總統硬著頭皮恢復了羅斯福時代的“爐邊談話”,在收音機節目裏宣傳各種節儉措施,勸說城市居民在花園和陽台種植蔬菜而不是花卉,以及勸說農民拔掉需要較高溫度才能正常生長的玉米,多種植高產而耐寒的土豆……總統夫人則建議家庭主婦多用代用品,例如用酸奶代替奶酪,用土豆泥代替面粉,用蔬菜粉代替水果,用香草加人造黃油代替奶油。

此外,還有科學家和企業家為了解決肉類供應的短缺,開始著手研究如何利用培養酵母菌來生產蛋白質,其基本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將木材和造紙廢水轉化為糖,據說這種酵母蛋白經壓榨後的成品口感很像是豬肉和牛肉,所以號稱是“人造肉”,可惜消費者普遍認為其口味甚至還遠遠不如斯帕姆午餐肉罐頭……

事實上,目前美國政府手裏戰略儲備物資,其實還算是比較充裕的,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發達農業國家,即使在經歷了這麽多年的戰爭消耗之後,聯邦政府依然儲備著足夠全國人民食用一年多的糧食、糖,二十五萬噸的豬油、腌肥肉和黃油,以及大量的飼料用燕麥、玉米,此外還囤積了很多皮革、布匹和絲綢。至於未受氣候異變影響的煤炭和石油產量,更是足夠滿足本國最大限度的需求還綽綽有余。

但是,冰島的火山從春天一直噴發到秋天都沒有任何停息的跡象,巨大的火山灰雲團不僅覆蓋了整個冰島,還在被風力推動,逐漸向著四面八方蔓延……所以誰也不知道這場對全球農業而言的浩劫還會持續多久,更不知道接下來還會有幾個“無夏之年”——所以,對此早做準備,提前采取節省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即使在這樣惡劣的時局和巨大的壓力之下,杜魯門總統也絲毫沒有考慮過停戰求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