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劍道真解

藤村圭佑卸下防備後神色相對放松許多。

“日本劍道源自古流劍術的擊劍訓練。現代劍道比起武術更接近運動,重點在於擊中對手得分而不是真正擊倒對手,就像奧運會擊劍項目之於古西洋劍術一樣。所以嚴格的來講劍道不能歸類為武術,更無法代表日本武術的水平。”

他頓了頓道:“不過日本依舊有劍道道場存在,殺人劍術並未完全銷聲匿跡。”

劍道是否具有實戰效果?答案是肯定的。劍道優於古流劍術的地方在於它的勝負完全是在搏擊之中決定的,即使取勝方式在於集中對方身體的指定部位(面,喉,腹,腕)得分,在交手的過程中格擋,閃避,假動作這些實戰要素一樣不缺,更不用提多年訓練在體能,速度還有反應能力方面的積累。所以劍道好手即使給他一把雨傘或者一根拐杖,他也能精準擊中敵人要害。

藤村圭佑自小學的是戶山流居合道,戶山流屬於近代劍術(日本,刀即劍),少了很多古流的成分,全日本戶山流居合道聯盟規定的訓練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

型(kata),試斬(tameshigiri)還有組太刀(kumitachi),段位考試還有比賽都是這些內容。型就是套路,模擬實戰情況下敵人的攻擊從而作出對應的反應。試斬是斬擊訓練,通過砍浸水的榻榻米卷來練習實戰手感。組太刀則是二人對練,不過用的是開刃的真劍,比較危險,所以只有4段以上開允許練習。部分道場還會有用海綿劍進行的擊劍訓練,和劍道類似,不過不在總會的訓練大綱之內所以不屬於必修內容。

外界有一個誤解,劍道已經變成了徹底的“觀賞性”運動,實則並非如此。劍道模擬雙方持刀劍器械打鬥實戰,可提高眼力、步法、應變,對抗性極強,這是對於身體的磨練。

再者,劍道一直都是東方哲學的入口,講究氣、劍、體一致,以靜制動、不變應萬變、後發制人、弱勝強柔克剛,劍道之中都能體會到。劍道還很強調精神力量,可以通過它訓練處處驚不變、心靜如水的沉著應對危機能力。

最初劍道可追溯到三世紀大河時代。

北魏景初二年,日本雅馬台女王卑彌呼使者來華朝見,魏明帝封“親魏倭王”,賜予五尺刀二口和大量絲、綢、緞、錦、布匹和馬。此後漢刀經民間商人由朝鮮大量傳入日本,而成“扶桑”刀制祖形的一種主要源流。

劍道最初是一種戰鬥技法,早期劍被稱為“多知伽伎”、“多知宇知”和“太刀”,通常說法是漢代從中國流傳,手柄帶有環首、直身窄刃的單手平造型“大刀”仿制。

八世紀末,源賴朝鑒於重文輕武可積成國力不振之禍根,開始實行孔子“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合一教育思路,追求文武並重,整個社會習武之風與日俱增。

日本劍道流派的特點,極類似於傳統的中國武術風格分布,顯現了強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部族群體遺傳上的差異。以南國九州為代表的劍法,剛毅、從容、多變,跌宕淩厲;關東本州則以驃悍、兇猛見長;而奈良地區,融集了兩者之長,兼具堂堂正正、幹脆利落、飄逸簡潔之優越。從現在看來,正是鐮倉時代奠定了日本劍道統一的基礎。這一時期,對於劍道的發展應是具有歷史性的、重要的一個裏程碑。

簡單講述了關於劍道的發源,藤村圭佑發現梁左沒有絲毫不耐煩,不由心中佩服,很多人只追求結果,卻忽略過程與前例,這是大忌。

“梁左閣下,武道精義是前人鉆研出的武學精華,不同流派著重點不同。”藤村圭佑以莊重的語氣說著:“柳生兵法家傳書道,修行目的是充分熟練基本技法,使能在實戰時以無意識狀態做出適當技法和動作。傳授我劍道的師傅,講究信奉的是五輪書之中‘無念無想’、‘石火之當’。”

無念無想,即敵人攻擊我,而我想要進攻時身體自然而然變化成攻擊體式,內心集中攻擊的意志,手腳自然,強力敏捷。這是長期訓練鍛造的本能。

石火之當者,敵我雙方接近到雙方可以用力殺死對手距離時,自己的刀不必先向上揮起而十分自然強力打擊,這是需要強韌的腳、腰、手三重力量合二為一。講究勇猛精進、氣勢雄渾,不給敵人任何緩和余地。

因而之前與梁左搏鬥時,藤村圭佑十分自然就從朋友切換成生死鬥之態,刀刀致命,迅烈如火,看似簡單的姿勢卻讓梁左生死懸於一線。

戰鬥時豪烈殘酷,然而劍道平時講究的卻是蓄勢,克制,是日常修行的最重要一部分,到實戰時常常伴隨劍客吼聲連連,震耳欲聾,就是日常修行的結果。

梁左聽得十分受用,自己比起這樣經過專業持久訓練的戰士還是有不少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