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家的夏天(第4/5頁)

“是一種藥還是什麽?”

“哎,我是這兒的實習學生,不管審技術。你自己進去問吧。”說著,女孩又把頭低下,寫寫畫畫。

我探過頭一看,是一本英語詞典,就套近乎說:“你也在背單詞呀?我也是。”

“哦,你是大學生?”她擡起頭,好奇地打量著我,“就有專利了,不簡單啊。”

“嗯……不是,”我臉有點紅,“我給導師打聽的。你還記不記得上午那位大叔長什麽樣?我怕我的導師來過來了。”

“嗯……個子不高,有點胖,有一點禿頂,好像穿黃色,其他就記不起來了。”

果然,怪不得我出門的時候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了。

當時隔壁大叔帶來了花,我主動替他搬,而他直接用手推向門軸那一側。第一次來的人絕不會這樣。原來如此。前一天晚上肯定不是單純的事故,一定是偷聽我們說話才不小心砸到了花。

也虧得他還好意思上門,我想,我一定得快告訴祖母。大概他以為我們不會報專利,也就不會發現了吧。幸虧我來了。

“這就走了呀?”我轉身向門走去,女孩在背後叫住我,“給你個小冊子吧。專利局的介紹、申請流程、聯系方式都在上面了。”

我勉強笑了一下,接過來放進口袋,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6

當我倉皇回家,祖母還在實驗室,安靜地看著顯微鏡,宛如紛亂湍急的河流中一座沉靜的島。

“奶奶……”我忍不住氣喘,“他偷了您的培養皿……”

“回來了?去哪跑了一身土?”祖母擡起頭,微笑著拍拍我的外衣。

“我去……”我突然頓住自己的氣喘,“隔壁那個胖子偷了您的培養皿,還申報了專利。”

出乎我的意料,祖母只是笑了一下:“沒關系。我的實驗可以繼續,而且之前不是也說過,前幾天的實驗很粗糙,根本無法直接應用。”

我看著祖母,有點啞然。人真的可以如此淡然嗎?祖母仿佛完全不想考慮知識產權經濟效益之類的事情。我偷偷掏出口袋裏的小冊子,揣在懷裏,疊了又展開。

“先別管這件事了。先來看這個。”祖母指了指面前的顯微鏡。

我隨意地往裏面瞅瞅,心不在焉地問:“這是什麽?”

“人工合成的光合細菌。”

我的心一動,這聽起來有趣。“怎麽做到的?”

“很簡單,把葉綠素基因反轉錄到細胞裏。很多蛋白質都已經表現出來了,不過肯定還有技術問題。如果能克服,也許可以用來代替能源。”

我聽著祖母平和而歡娛的聲音,突然有一種奇怪而不真實的感覺。仿佛眼前罩了一層霧,而那聲音來自遠方。我低下頭,小冊子在手裏摩挲。我需要做一個決定。

祖母的話還在繼續:“……你知道,我在地上鋪了很多培養基,我打算繼續改造材料,用房子培養細菌。如果成功了,吃剩的粥什麽都有用了。至於發電問題,還是你提醒了我。細胞膜流動性很強,葉綠素反映中心生成的高能電子很難捕捉。不過,添加大量膽固醇以後,膜基本上就固定了,理論上講可以用微電極定位……”

我呆呆地站著,並不真能聽懂祖母的話,只零星地抓到了只言片語。這似乎是一個更有應用前景的創造,我的腦袋更亂了。我沒辦法集中精力聽祖母說話,潺潺地說:“您倒是把我做錯的事又都提醒了一遍呀。”

祖母搖搖頭:“戰戰,我的話你還不明白嗎?”她停下來,看著我的眼睛,“每天每個時刻都會發生無數偶然的事情,你可以在任何一家吃晚飯,也可以在任何一輛公交車上,看到任何一則廣告,而任何的時間都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它們產生價值的時刻是未來。是我們現在做的事情給過去的某一時刻賦予了意義……”

祖母的聲音聽起來飄飄悠悠,我來不及反應。偶然、時刻、事件的意義、未來,各種詞匯在我的頭腦裏盤旋。我想起博爾赫斯的《小徑分岔的花園》。我想主人公余準的心情應該和我一樣吧,一個決定在心裏遊移醞釀,而耳邊傳來縹緲的關於神秘的話語……

“生物學只有一套法則:無序事件,有向選擇。那麽是什麽在做選擇?是什麽樣的事件最終能留下來成為有利事件呢?答案只有連續性。一個蛋白質能留下來,那麽它就留下來了,它在歷史中將會有一個位置,而其他蛋白質就隨機生成又隨機消失了。想讓某一步正確,唯一的方法就是在這個方向上再踏幾步……”

我想到我自己,想到鄰居家的胖子,想到媽媽和靜靜,想到我之前混亂的4年,想到我的憂郁與掙紮,想到專利局明亮的大廳。我知道我需要一個機會。

“……所以,如果能利用上,那麽奶酪,撒在地上的粥和折斷的花就都不是什麽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