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第3/22頁)

“沒關系,這兩人都又矮又瘦,合起來也抵不上一個大人。”

兩個人已經跑過來了,確實都又瘦又小。兩雙眼睛黑溜溜的特別有神。皮膚一黑一白,反差強烈。小丫穿吊帶小背心、短裙,光腳穿皮涼鞋;嘎子則穿一件不灰不白的文化衫,正面是六個字:科學PK上帝,下邊是又寬又大的短褲。秦若怡在心中暗暗搖頭:怎麽看他們也不像是一個重大科學實驗的參加者。小丫與秦阿姨熟,撲過來攀住了她的脖子,說“秦阿姨你是不是專程跑來看我做實驗”,嘎子畢竟生分,只是叫了一聲秦阿姨,笑嘻嘻地立在了一邊,不過眼睛可沒閑著,眼巴巴地盯著秦的戎裝。他肯定是看中了院長肩上的將星,巴不得穿上過過癮。秦若怡摟著小丫,問:

“馬上要開始實驗了,緊張不緊張?”

小丫笑著搖頭,想想又老實承認:“多少有一點吧。”

“嘎子你呢?”

“我是嘎子我還能害怕?電影裏那個嘎子對著小日本的槍口也不怕。”

“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有預案嗎?”

嘎子說:“有,舅舅和孫叔叔已經講過了。”

小丫則老老實實地說:“爸爸說,讓我一切聽嘎子哥指揮。”

秦若怡笑著拍拍小丫的後背:“好了,你們去吧。”

兩人又跑步回到大廳中央,小孫跟著過去。已經到時間了,小孫幫他們爬到舷梯上,擠進球艙。畢竟是單人艙,雖然兩人都是小號身材,坐裏面也夠緊張的,嘎子只有半個屁股坐在座位上,小丫基本上是半側著身子偎在嘎子的懷裏。關閉艙門之前,小孫對他們細心地重復著注意事項,這是最後一次了:

“艙內的無線電通話器有效距離為5000公裏,足以應付意外情況,不必擔心;密封艙內的食物、水和氧氣可以維持七天的生存;呼出的二氧化碳由回收器自動回收。艙內也配有便器,就在座椅下面,大小便(以及漱口水)暫存在密封容器內,以免汙染異相空間。

“球艙的動力推進裝置可以完成前進及下降時的反噴減速,不能後退和轉彎。但燃料(無水肼)有限,只能保證三個小時的使用。

“萬一球艙‘重入’地點比較偏遠,不要著急,它帶有供GLONASS(伽利略全球定位裝置)識別的信號發生器,總部可以隨時掌握‘重入’地點。但要記住,你們沒穿太空服,在確實斷定回到地球環境之前,不要貿然打開艙門──誰也不知道異相空間裏究竟是什麽情況。”

這些實際都是不必要的謹慎。按以往的實驗情況,球艙會在一納秒後即現身,位移距離不會超過10米。所以,艙內的物品和設備其實根本沒有用處。但作為實驗組織來說,必須考慮到所有的萬一。

小丫乖乖聽著,不住點頭。她打心底沒認為這實驗有什麽危險,但小孫叔叔這種“訣別贈言”式的諄諄囑托,弄得她心裏毛毛的。扭頭看看嘎子哥,那渾小子仍是滿臉的不在乎。嘎子向小孫揮揮手,說:

“我早就把這些背熟了,再見,我要關艙門了。”

他手動關閉了艙門和舷窗,外面的小孫向指揮台做個手勢,開上舷梯車駛離場地中央。

球艙孤零零地懸在空中。在它的正下方周圍有一圈10米紅線。10米,這道紅線簡直成了突不破的音障,近幾次實驗都停滯在這個距離上。剛才陳星北說“實驗非常安全”時,實際上是帶著苦味的──正因為突不破10米,所以才非常安全。這次實驗前,他們對技術方案盡可能地做了改進,但陳星北心中有數,這些改進都是枝節的,想靠這些改進取得重大突破希望渺茫。

小孫跑過來時,陳所長和秦院長正在輕松地閑聊,至於內心是否輕松就難說了,畢竟,決定是否讓項目下馬是痛苦的,而且只要這個項目下馬,意味著“育嬰所”的編制也很難保住。秦院長正說道:

“我記得第一次的空間挪移只有0.1毫米?”

“沒錯,說來不怕你笑話,對超維旅行的距離要用千分尺來測量,真是彌天大笑話。”

秦院長笑著說:“我不認為是什麽笑話。能夠確證的0.1毫米也是大突破。而且三次實驗後就大步躍到10米,增加了一萬倍。”

“可惜以後就停滯了。”

“只要再來一次那樣的躍升就行,再增加一萬倍,就是100公裏,已經到實用的尺度了。”

陳星北停頓片刻。他下面說的話讓小孫很吃驚,小孫絕對想不到,所長竟然把這些底細全都倒給秦院長。他悲觀地想,自打秦院長聽到這番話後,“育嬰所”的下馬就不必懷疑了。陳星北坦率地說:

“若怡,我怕是要讓你失望了。實話實說吧,這項技術非常、非常困難,不光是難在增加挪移距離,更難的是重入母空間時的定向和定位。因為後者別說技術方案,連起碼的理論設想都沒有。這麽說吧,現代物理學還遠遠達不到這個高度,去控制異相宇宙一個物體的運動軌跡──在那個世界裏,牛頓定律和相對論是否適用,我們還沒搞明白呢。”陳星北看看她,決定把話徹底說透,“若怡,別抱不切實際的幻想,別指望在你的任內把這個技術用到二炮部隊。我不是說它絕對不能成功,但那很可能是1000年以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