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垂死掙紮(第2/2頁)

他說話的同時,導遊已經雇了車子,跑回了兩位客人的身邊,朝張龍初說道:“雜邦米市離碼頭不遠,大人您好像喜歡體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所以我雇了人力車。”

20歲便成為邦國領袖,早就自然而然掌握了各種禦人之術的張龍初則微笑著點點頭,語氣溫和的畫了個大餅,“很好,阮導遊,保持住這樣的服務標準,等到我們離開時,你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感動的導遊臉漲的通紅,連連道謝。

之後他這才和金秀珍一起上了人力車,在導遊跑步陪同下,離開了美拖市的碼頭區。

金秀珍沒有坐過這種車廂類似縮小的露天式馬車廂,只是頭頂加裝了一個半截式的帆布篷,拉車的馬匹換成了腳夫的人力車,此時稍微有些顛簸的行進在城市街頭,忍不住露出了好奇的表情道:“這樣的人力車很有趣啊,海生。感覺上雖然非常落後,但走起來速度出人意料的快,而且一震一震的像按摩一樣的舒服,還可以像敞篷汽車一樣邊走,邊欣賞街景,卻不用曬太陽,真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交通工具。”

“這種人力車是華夏發明的,最早是一種軍事運輸工具。”從小就對母國文化極感興趣,有著深入研究的張龍初笑了笑,如數家珍地說道:“據說舊時代的時候韓國也有,不過經過了一些改良,車夫用腳踏車代替了跑步……”

等他一番滔滔不絕的講解說完,人力車已經停在了一座占地面積誇張的雙層中古建築前。

和張龍初一前一後的跳出人力車,明媚的陽光下,金秀珍望著不遠處進出的人潮,不禁脫口而出道:“這裏就是雜邦米市嗎,看起來人很多啊,我還以為米價大漲的情況下,會很蕭條呢。”

“金小姐,”一旁的導遊氣喘籲籲的低聲解釋道:“這裏人雖然多,但大都是想找便宜的糧食掮客,越是現在這種時候,謀生就越不容易啊。”引導著兩位客人朝市場中走去。

隨著人流進入市場,那一下變得比室外喧鬧、嘈雜10倍的環境,幾乎震聾了金秀珍的耳朵,令其的目光不自覺的定在不遠處圍在一位位身穿紅色馬甲交易員身邊,大喊大叫報價的人群身上,吃驚的停住了腳步。

“金小姐,米市的大宗糧食交易非常的簡單、明了,”導遊趁機介紹道:“您看那些穿著紅馬甲的交易人員腳下用粉筆寫的數字了嗎,那就是賣出的噸數。旁邊的麻袋裏放著的是大米的樣品,一會您只要上二樓先支付一筆定金,就能得到交易資格,過來喊價……”

這種除了電燈之外,不借助任何現代電器工具支撐的簡單交易方式,讓回過神來的金秀珍感到十分詫異,不過張龍初卻早已在中婆羅洲見識過這種原始的拍賣手段,見女友一時間有些無所適從,便幫她一起走上二樓,完成了交易的所有前期準備工作。

等到兩人在導遊的陪伴下重回米市一層後,金秀珍已經恢復了平時的冷靜,開始憑著自己專業級料理師的眼力,挑選起合適的稻米來。

可惜因為價格和品質總是難以兩全的關系,她遲遲沒有找到令自己滿意的貨源,最終從下午兩、三點鐘直到傍晚,足足花費了幾個小時,才不得不用零買的方式,湊齊了足夠‘尚膳食坊’全部店面用上3個月的大米。

完成計劃後,按理說金秀珍終於可以松上口氣,可她的臉上卻絲毫都沒有喜色,望著男友眉頭緊皺的輕聲說道:“4000噸品質只能算湊合的大米,均價每千克1300韓元以上,加上運輸費用和關稅,運到南韓的成本至少要過2000。我現在感覺自己簡直是在垂死掙紮。”而在她說話間,一夥穿著草綠色軍裝,手持步槍的家夥列隊走進了米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