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LINE ???(窮奇)(第2/5頁)

簡而言之,阿奇就讀的學校,很糟糕。

這種“糟糕”,也是他目前處境的誘因之一。

阿奇之所以會讓老師覺得煩,是因為在上述那幾條的基礎上,他還總是“惹麻煩”。

那麽……什麽叫“惹麻煩”呢?

很簡單,比如說,兩個孩子在操場上打架,打得都見血了,麻煩嗎?當然麻煩,老師得來處理,也許老師還會因此挨上頭的罵、扣工資。

又比如說,有人在廁所惡作劇,穢物搞得到處都是,麻煩嗎?也很麻煩,老師還是得出面,學校的清潔工在收拾這種額外的爛攤子時還會要求加錢。

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阿奇又在食堂“摔倒”了,弄臟了地板;阿奇的課桌被人從樓上扔了下來,一套公家的財產又報銷了;阿奇頭頂著一個顏料桶、滿身顏料地出現在走廊上……

老師們同情他嗎?有一點吧,但更多的是嫌棄;比起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牽涉到他們自身的事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舉個例子就是——甲跳樓,死在了乙的面前,比起為甲感到唏噓,乙更加在意的是自己身上莫名其妙被濺到了血,太倒黴了。

不要覺得這是冷漠,這……才是人之常情。

老師們對阿奇的感受大致如此,每當阿奇“惹了麻煩”,即便是做做樣子,他們也得去打聽是誰揍了他、欺負了他,但很多時候當事人不會承認、也沒有目擊者願意站出來替阿奇說話,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都找不到人去懲罰和背鍋。

久而久之,對於阿奇的事,老師們就想到了一套辦法。

首先,打架,是比較好抓現行的,不管是誰和阿奇“打架”,就罰兩個人一起留堂,反正問他們起因也是白問,小鬼打架的原因有什麽好問的?大人的糾紛都未必能說清楚呢。

其次,在食堂“摔倒”的事,由於這事兒每次都抓不到“犯人”,那就幹脆罰阿奇自己把地板清理幹凈吧,這樣清潔工就不會總來抱怨了;老師們的邏輯是——他要真不想清理地板,他走路時就會“更加留心”的。

還有別的那些造成損失的惡作劇,他們也都以類似的方式處理;他們已想好了……若是阿奇的父母來質問,就以“孩子間打鬧,雙方都有責任”來回應,反正阿奇只是個孩子,真要辯駁起來,他還能說得過大人麽?即便是PTA處理問題,還不是看開會時哪個家長鬧得最兇?

就這樣,經過了一年的時間,阿奇從一開始的“偶爾被霸淩一下的轉校生”,漸漸變成了“全校的出氣筒”。

尚存善念的孩子對他避之不及,生怕和他扯上關系或者淪為與他一樣的存在;其他的孩子則把他當成隨意發泄怒氣的對象,有時單純是為了好玩而去捉弄他一下,因為他們覺得“反正那是阿奇”,“捉弄阿奇是理所當然的、不會有什麽後果”這種念頭已經成了一種默認的共識。

而這樁樁件件種種……雖然會讓阿奇感到些許費解,但他也始終沒有發作。

他並非是喜歡逆來順受或者沒有反抗的能力,只是,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想把這種經歷,當成是一種“訓練”,一種鍛煉自己意志和心性的訓練。

阿奇認為,適應這種環境下的生活,是在險惡的“人類世界”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只有學會了忍耐,他才可以放心地融入人群中,不必再擔心“自己體內的那頭兇獸”會因情緒波動而掙脫壓制。

而今天,即十三號星期五,就是他這“訓練”最為關鍵的一天。

對於阿奇他們“一族”來說,每逢“天生異象”,其體內潛藏的力量就會迎來一次活躍期,若他能撐過今晚的血月(即月全食)而“不變身”,那這一年的歷練也算沒有白費。

懷著這樣的想法,阿奇今天的心情還挺不錯的,縱然在學校裏還是被各種打頭、推搡、辱罵……他也沒怎麽在意。

因為是周五,他們這樣的公立小學下午是沒課的,於是,中午時分,阿奇就乘上了校車,準備“回家”了。

說是“家”,實際上就是個“空殼子”;阿奇住的公寓房裏空空如也,別說家具了,基本生活用具也沒有,連水電煤氣也早就斷了,因為……他根本不需要。

阿奇不需要燈火,他本身就可以在深淵級的黑暗中視物。

阿奇也不需要食物和水,雖然他可以吃喝人類的食品,但並不能從中獲得什麽能量、也無法產生飽腹感。

至於父母嘛……在學校露面的那兩個人其實是阿奇用法術“變”出來的;雖然他並不是很擅長法術,但在短時間內使使障眼法是沒問題的。

不過,有件事阿奇還是需要的,他得“睡覺”;在人形態下,他或多或少都需要“休息”一下,和“進食”相比,用盤腿打坐的形式他能獲得更多的能量,時間倒不用很長,打坐一個小時就能讓他在接下來的二十小時內保持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