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修煉仙術!構思成神!(第2/2頁)

最終一個仙露甘霖,引起了杜預的關注。

“呃?為何【太平要術】上會有這麽多收買人心的技能?”杜預敏銳地察覺到異常。

別說什麽仙人本就是救苦救難的,杜預才不信那種鬼話。

只要能持續修煉,仙人才不管凡人的死活。

莫非,仙人也需要信仰,才行走人間,收買人心?

張角三兄弟,根本也是為了南華老仙的利益,散播相關宗教,最終才離開?

這很有可能。

南華老仙……應該也不是什麽單純的仙人。

杜預推測。

以他的實力,若說不知道空間的存在,那絕無可能。

為何南華老仙,要不惜一代又一代,將【太平要術】這仙書不斷傳遞下去?還煞費苦心,考驗下一代的實力?

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是他根本有重大利益糾葛,需要繼承太平要術的人,擁有強大的力量和影響力,可以為他……

收集信仰元力。

信仰元力對於杜預並非一個陌生的詞匯。

在很多神祗的世界中,他都聽說過這東西。

神祗是需要信仰的,否則幹嘛不辭辛苦,派出眾多的使者,到人間傳播宗教?甚至不惜親自擼袖子上陣,為了爭奪信仰和地盤,與其他神祗大戰?

答案是,他們作為神祗,需要的能量本源,就是智慧生物的信仰。

越是高等級生物,越是更多數量信仰,他們獲得的信仰元力就越大,擁有的神威就越大。這樣便形成了良性循環——強大的神祗,獲得更多的信仰,信仰增多,反推神祗的神力更強。

但若是反過來,失去了信眾支持,再強大的神祗也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會一天天在神力耗費中,日益虛弱,最終陷入了永眠,或者被其他神祗擊敗隕落。

例如現在沒人信仰的古代埃及神祗、羅馬神祗等,都是這種悲慘的境遇。

而相對來說,上帝、真主和釋迦摩尼、孔子,信眾香火依舊繁盛,便可在天上享受源源不斷的信仰元力。

這南華老仙,莫非也是如此?

杜預心中一動。

他本是心思靈動之人。

既然南華老仙做了榜樣,自己為何不有樣學樣?

世界上,什麽東西最暴利,最空手套白狼?

是傳銷?是房地產?是賭博?

都不是。

答案是宗教。

宗教完全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卻可以讓大把信徒將自己的辛苦血汗,甚至生命,無償地供奉給教會或者廟宇等一切神的代言人。

中世紀教會強大到淩駕在一切國家之上,說到底還是宗教的力量強大啊。

杜預推斷,南華老仙很有可能是一位強大的冒險者,他之所以苦心留下這太平要術,並不斷尋找新的傳播者,應該有獲取信仰元力的計劃。

杜預的眼前,豁然開朗。

空間冒險者不斷追求力量,首先要弄清楚力量的本質,到底是什麽?

以個人的力量,去打拼,那是匹夫之勇。

以團隊的力量,去戰鬥,可以形成強隊。

以天地的力量,去凝聚,可以呼風喚雨。

但若是有許許多多的冒險者,替你凝聚力量,等於你可以坐享其成,一本萬利,這種美事,才是最極致的力量之源啊。

杜預興奮不已。

修仙與成神的關系,在這個問題上,可以分得很清楚了。

修仙是個人奮鬥,成神則是需要散布你的理解和見識,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並需要其他人將你看成神來供奉。

在一步步探索過程中,杜預的眼光和思路,漸漸超越了一般冒險者對屬性、裝備、技能和團隊的認知,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當別人還在為一件B級裝備,打死打活,他卻在思索如何傳播自己的信仰。

當別人還在為幾千生存點糾結爭吵,他卻在考慮如何凝聚神格,傳播思想。

所謂時代屬於先行者。

也許杜預此時的考慮,不過是癡人說夢,也許他的想法,並不能真正實現,但杜預的想法,能超越此時的境界限制,看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在這等眼光上,杜預已經超過了尋常冒險者。

甚至,他並不拘泥與空間的格局架構,開始超脫空間的範圍,思路延伸到空間所在的外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