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馬行空(第3/24頁)

姬繼昌作一個手勢,2000名船員無聲地散開,分別進入圓形船殼上嵌著的蜂窩形房間,不過房間不再是六邊形的,而是標準的透明球。一共有2000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是按三人艙設計的,但只住一個人,所以船員們住得很寬敞。埃瑪領魚樂水到一個房間,說:

“你這幾天暫且用我的房間吧,這兒的生活設施備得比較齊。”

她幫魚樂水把不多的隨身物品安頓好,然後領她來到船艏的指揮艙。艙內有船長姬繼昌,還有其他船的船長們:康平、埃瑪、卡普德維拉、田咪、馬鳴、凱賽琳、奧芙拉、阿瓦廖夫,他們是來實習的。只有習明哲要準備《雁哨號》的起飛,只能遺憾地放棄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埃瑪的實習職務是描跡員,不過眼下還用不上描跡工作,姬繼昌安排她作魚樂水的導遊。雖然魚阿姨這些年來耳濡目染,對有關蟲洞飛行的技術已經十分精通,但她的了解多是理論性的,細節不一定熟悉。

在飛船的“魚頭”中央是一個巨大的廣角大視場畫面,向他們展現著前方旋轉著的星圖。現在飛船是處於同步軌道的切線位置,藍色的地球嵌在星圖的下方。指揮艙的四人在微重力下做著啟航的準備。實習大副卡普德維拉按下小蜜蜂的遙控按鈕,窗外,淡藍色的光芒照亮了暗淡的天幕,那是小蜜蜂飛船的噴焰。《天馬號》緩緩地轉動身軀,從水平位置轉到尾巴朝地球,頭部朝外。埃瑪介紹說:飛船馬上就要啟航了,現在是在等待起飛窗口。同步軌道上的飛船隨地球自轉,等轉到船艏對準牧夫座的時候就要啟航,因為《褚氏號》和《諾亞號》都是沿這個方向向外飛的。“魚阿姨,窗口到了!”

牧夫座的亮星大角剛剛轉到廣角鏡頭的中心,《天馬號》微微一抖,船艏爆出一團亮光,鏡頭下方的藍色月牙(地球)立即無影無蹤。星圖也變了,現在它不再旋轉,明亮的大角星始終保持在鏡野的正中心。魚樂水知道飛船已經啟航,此刻地球可能已經被甩到百萬千米之外了。但飛船起飛得過於“輕易”,她不大敢相信自己的判斷,便疑問地看著埃瑪。埃瑪笑著,低聲說:

“沒錯,飛船已經進入蟲洞飛行狀態。不過眼下是斷續飛行,所以你還能看到前方的星圖。”

她對大副做了個手勢,大副點點頭,按下一個按鈕。前方的星圖立即消失,代之以一片白蒙蒙的混沌。很難用語言描述這種混沌,它不是完全的空無,似乎有白光的湍流在暗中湧動,但這些湧動又是不可見的,也把其外的星空完全隔斷。埃瑪說:

“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激發狀態下的視野。在真空洇滅瞬間,蟲洞外的星空被隔斷,只能看到真空洇滅所轉化的白光,於是呈現出這樣的混沌。為了觀察前方,飛船電腦會把這些時間片斷剔除,只留下飛船激發空档中能看到的視野——當然,只能在飛船斷續飛行時才能做到。”

大副把星圖恢復正常,仍是那幅不變的星圖,明亮的大角星穩穩地呆在星圖中心。只有星圖右下角的一顆亮星明顯有變化,其位置在向外挪移。魚樂水定睛辨認,認出這是半人馬座的南門二,目視星等-0.27。它因為離地球最近,只有4.35光年,所以這幾分鐘的飛行已經讓它的位置有可觀察到的變化。魚樂水問:

“眼下的船速是多少?”

“對於這艘億馬赫飛船來說,即使以斷續飛行方式,其平均船速也能達到千萬倍光速。不過眼下船速非常低,只有千倍光速。化學動力時代的人們真可憐啊,我們要找的《褚氏號》飛了28年,才飛了300億千米左右,合0.003光年。天馬號即使以這樣低的船速也只用幾分鐘就能追上它,一不小心就飛過啦。”

像是為她的話作證,實習瞭望員馬鳴忽然說:“褚氏號!我看到它了!”

《天馬號》瞬間停止激發,也在瞬間停了下來。但它已經超過《褚氏號》,大家通過透明側壁看著後邊。左後方出現一個小黑點。黑點迅速追上來,身影也迅速擴大。現在已經能看清它的模樣了,前方是巨大的框架式船身,白色的鎧甲映著星光,船後,細長的噴管有如蟋蟀的尾須,但沒有尾焰,此刻它是依靠慣性飛行。它以每秒40千米的速度閃電般掠過靜止的天馬號,然後迅速變小,又成為眾多星星之間的一個小黑點。魚樂水簡直有點不敢相信,曾是化學動力火箭一朵奇葩的《褚氏號》,用最高速度整整飛行了28年,《天馬號》僅用它的“爬行档”,竟然在短短兩分多鐘就追上了它!雖然她熟知兩艘船的技術參數,但當數字轉化為直觀形象,仍然讓難以接受。

《天馬號》抖動一下,船尾八個小蜜蜂噴出藍色的尾焰。埃瑪趕快扶魚樂水調整好身體的方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