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面對《雨聲》和《星際征服》遠高出同期電影的首日票房, 各家媒體自然是大唱贊歌, 就目前來看,兩部電影都是要票房有票房,要口碑有口碑,除非發生什麽突然事件, 否則基本不存在後續乏力的可能。

反倒是最初上映, 一度領先乃至淘汰了《明天》的《競速風暴》,很難說這部電影究竟是吃了過早上映的虧,亦或者本身劇情比起《雨聲》和《星際征服》較為遜色,隨著後兩者的上映,這部最初被預測至少能拿到15億票房的電影, 當日票房漸漸一日不如一日。

也正因為如此, 不少媒體都紛紛用“雙城記”來形容眼下賀歲档的盛況,在他們看來, 今年賀歲档冠軍儼然就要在這兩部電影中展開了。

從後續票房的趨勢來看, 媒體們的猜測似乎也並沒有錯。

在首日以8000萬的票房屈居《雨聲》之下後, 《星際征服》的票房不僅沒有下降, 反倒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趨勢, 等到時間來到第三天時, 它甚至首次打敗了《雨聲》,以1億2000萬的成績名列當日票房榜首。

這個趨勢並不令人意外。

《雨聲》在架勢上看起來勢不可當不假,可相比近日再上映的《星際征服》, 《雨聲》的巔峰日儼然已經過去了, 在當日票房上敗給《星際征服》這個新面孔也不奇怪。

然後就在人們以為《雨聲》的票房將會順其自然的降下去時, 局勢又在第四天裏再度出現了反轉——後者頑強的以1億的票房實現了對《星際征服》的又一次反超。

所有人都被這場現實中的“雙城記”給吸引了。

也正是在這個兩邊你來我往戰得如火如荼的時間裏,沒有人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談論《哈利波特》的聲音忽然多了起來:

“影院三刷,表示《哈利波特》真的是那種越看越好看的類型。第一遍我看的特效,第二遍才開始專注主線劇情,第三遍抓細節的時候才發現這部電影真的不是一般的精致,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真的特別有趣!”

“細節好評+1,而且看的時候全程真的特別輕松,羅恩真的吐槽鬼才,還有不搞事會死的雙胞胎,坐在電影院裏我就想我怕是遲早要被他倆笑死!”

“我已經拉著我全家陪我一起二刷了,雖然是動畫電影,但是基本上每個年齡層的人都能在裏面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個人感覺是賀歲档最適合全家人一起看的電影,沒有之一。”

……

鄭心晴漫不經心的在電影論壇裏閑逛著。

大概每一個影迷在看完自己特別喜歡的電影後,都會下意識想要看看其他人的反應與共鳴,鄭心晴也不例外——自從三天前看完《雨聲》後,她便將所有《雨聲》的影評、點評視頻刷了個遍。

這樣做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她滿足了自己有心要將《雨聲》吹上天,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的空虛感,並從他人的影評裏得到了共鳴,但與此同時,這中間也有那麽一些不太美好的地方——在這些影評或視頻的幫助下,她又一次次回憶了《雨聲》中的抑郁名場面。

在近乎上癮般刷了三天,當最初的興奮慢慢散去,鄭心晴如今只剩下滿心的壓抑與沉悶。

“要不要看點其他什麽電影治愈一下?”

抱著這樣的想法,鄭心晴打開了自己最熟悉的電影網站,打算看看同期其他正在上映的電影的評價,以此來決定自己接下來要通過哪一部電影,來洗刷心靈上的沉重感。

然後她就看到了一個畫風與其他電影有著明顯區別的《哈利波特》板塊。

當《雨聲》板塊的影迷們沉迷於寫小論文談談電影的深度與廣度時,《哈利波特》板塊在掐架。

當《星際征服》板塊的影迷們對電影中的名場面津津樂道時,《哈利波特》板塊……還是在掐架。

這個說法其實有點誇張,事實上,《哈利波特》板塊裏也有不少分析電影細節,同時對後續電影進行推測與期待的影迷,但事實證明,鬧騰的大多比乖巧的更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鄭心晴此刻無意中點開的這個貼子:

【理討】講道理,斯萊特林的是不是都是傻逼?

如題。

看電影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問這個問題了,這個學院簡直從學生到老師都洋溢著傻逼的氣息,德拉科有多欠揍就不說了,誰年輕時班上沒那麽個小混蛋呢?斯內普就是真的迷惑行為大賞了,作為一個老師對學生這麽惡毒真的沒問題嗎?放現實裏怕是分分鐘被學生家長舉報吧?

1樓:……太巧了,我也很想知道格蘭芬多的是不是都是蠢貨。

2樓:來了來了又來了,每日一貼的本版日常!前排兜售吃瓜套餐瓜子汽水小板凳,買一送一哦親!獅蛇battle點擊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