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2頁)

林悠看著印章,想著不能白收人家東西,於是在衣袋中翻找一陣,抽出一根不是那麽平整的五色繩,猶豫要不要送給韓霽。

韓霽見她盯著手裏的五色繩發呆,想起她下午跟宓家嫂子在院子裏學編的樣子,問道:

“是送給我的嗎?”

林悠說:“說是端午能辟邪。我編的不好,要不等我再練練,編條好的給你。”

說完,林悠就想把五色繩收回衣袋,卻被韓霽攔著,將五色繩抽到自己手中,左右翻看了兩眼,又遞還給林悠。

林悠以為他不要,卻聽他說:

“替我戴上。”

五色繩要扣繩結,一只手不好弄。

林悠松了口氣,把印章收入隨身荷包,雙手並用替韓霽把五色繩戴在手腕上。

韓霽翻轉兩下手腕,說:“挺好的,我很喜歡。謝謝。”

“不客氣。”

兩人在韓霽的房門口站著,感覺好像沒什麽話說了,卻又好像有滿肚子的話想與對方說。

半晌後,林悠指了指韓霽房間,提醒說:

“快去洗吧,水要涼了。”

“好。”韓霽應聲後,進門前想起一件事,對林悠說:“對了,我舅舅來信,說過兩天到江寧,屆時順便要來家裏一趟。”

“你舅舅?”林悠問。

“對。親舅舅。”

韓霽見林悠神情擔憂,說:“他不兇的。”

林悠在腦中回想韓霽的舅舅——海平江,一個後期等韓霽入主內閣,開放海域通商後,第一個吃螃蟹,通過海運成為西宋朝第一首富的男人!

他過兩天要來安陽縣看望韓霽,那他一定已經知道了韓霽之前在安陽縣遭遇的事情了吧。

雖說現在韓霽大概不會跟她追究過往了,但馬上又要見到一個將來能呼風喚雨的大人物,林悠總歸心有戚戚。

**

韓霽的舅舅海平江在端午節那天如約而至,林悠也終於見到了這位將來商海馳騁,所向披靡的未來西宋首富,海平江先生。

他三十來歲,做文士打扮,留著一縷山羊胡,看著不像做生意的,反倒像個教書先生。

因為知道他大概就是今天到,所以林悠一早就起來準備今天的待客菜肴,中午時分,海平江的牛車停在韓家門外。

韓霽坐在廊下看書,見他到了便趕忙迎出去。

海平江就帶了個老隨從,將牛車上的禮物一趟一趟的搬進韓家小院兒。

同樣是韓家的人來看望韓霽,海平江帶的禮可比衛國公府那些人帶的重多了。

什麽人參鹿茸,名貴藥酒,皮草綢緞等等,知道的說他是來看望外甥,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把韓家盤下來開店鋪呢。

林悠看著流水般搬進來的禮物,不由得感慨——這就是首富的魄力嗎?壕無人性!

那邊海家的常隨還在一趟趟搬東西進門,韓霽領著海平江到院子裏,韓霽對站在廚房門外,不知道該不該上前打招呼的林悠招了招手,說:

“九娘,來見過舅舅。”

林悠被召喚上前,拘謹的向海平江行禮。

海平江已經在信中聽外甥提過林悠這個人,對她的來歷和過往也知之一二,自然也知道外甥初初流落安陽縣時所受的那些委屈。

因此,他對林悠的印象並不是很好。

但如今親眼見了她,林悠良好的外在形象倒是讓海平江稍稍改觀一些,至少外甥身邊有這樣一個容貌還算出挑的女子陪伴,還不算太糟糕。

“你這孩子,若非闞大人寫信給我,我都不知道你在安陽縣落了腳。”

韓霽請海平江到廊下的茶桌旁坐,林悠早就給他們準備好了紅泥小爐,小爐上面放著一只水壺,因為韓霽喜歡喝茶,偶爾會犯茶癮,坐在這裏老半天,就為了泡出一杯色澤香味皆屬上品的好茶,所以林悠在收到《海棠圖》的畫金後,就去店裏把韓霽早就看上的一套茶具給買了回來。

“在哪落腳都一樣,若告訴你們,憑的叫你們多擔憂。”韓霽說著話,手裏也不閑,將他珍藏的好茶取出來,等水開了泡。

海平江佯做生氣,小聲斥道:

“說的什麽話!你娘走的突然,你爹又素來瞧不上我海家,我說句不好聽的,從前我就想過,只要你娘一走,你在韓家定然沒有好日子過。”

“去年年底,你外祖才在闞大人的賀年信中得知你在安陽縣之事,當時他就說要親自來找你,我們怕他舟車勞頓,硬是按下,準備過年後來看你,誰知年初收到你信,你說你要考功名,讓我們晚些再來,一直蹉跎到今日,可算見著你了。”

海平江看著外甥氣色潤澤,十分精神,比上回見他時要沉穩不少,而氣色精神好說明外甥在這裏過得適意,海平江懸了半年的心中大石總算平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