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2頁)

但這鋪子裏人員齊備,不像是經歷過生意慘淡的樣子。

果然劉掌櫃長嘆一聲。

正好鋪子對面有個茶攤兒,劉掌櫃請林悠到茶攤坐下,慢慢與她道來:

“不敢瞞少夫人,實在是做不下去了。連著幾個月拿不著好料子,染布師又給挖走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法子。可憐鋪子裏做了十幾年的老夥計,今後沒了收入,還不知要怎麽過活。”

林悠看了一眼對面衣坊裏垂頭喪氣的夥計,大多人到中年,這時候沒了生活來源,肯定是件頭疼的事。

“為什麽拿不到好料子?這家拿不到,就換另一家拿唄。是缺錢嗎?”林悠問。

劉掌櫃搖頭:

“要只是缺錢的話,我那店裏,外加其他店鋪稍微幫一幫也能湊上,是有人不想讓海氏布坊繼續開下去了,那些鋪子不敢賣原布料給我們。”

“再加上鋪子裏十幾個染布師全都被挖走了,連配方一並帶走,我們是既沒有了原布料也沒有了染布師,只能關門大吉。想想真是不甘心。”

古代的衣坊操作流程是從布料商那邊買來只有底色的布料,各家衣坊八仙過海,讓自家的染布師染出獨有的花色和樣式,賣給客人做衣服。

有的客人只買染布,有的客人會直接在店裏定做衣服。

按照這個流程來看,沒有了原布料供應和染布師染色,衣坊就開不下去了。

“到底是誰不想讓海氏衣坊開下去?”林悠問。

劉掌櫃似乎有難言之隱,欲言又止不知道該不該說,林悠腦子活泛,猜測道:

“是國公府嗎?”

海氏的商鋪遍布全國各地,汴京這邊就有一個商業聯盟,互幫互助,普通的市場沖擊撼動不了他們,想來想去,能在汴京城把海氏的店鋪逼得要關張的,除了衛國公府不做其他想。

劉掌櫃默默嘆息,林悠問:

“這麽大事,您怎麽不派人告訴韓霽?”

劉掌櫃他們這邊的海氏商鋪大多都是韓霽母親當年的陪嫁,韓霽母親去世後,這些商鋪的實際所有人就變成了韓霽。

“郎君要參加春闈,不敢用這些小事叫他分心。”劉掌櫃說。

林悠明白他們的苦心,說道:

“那便與我說吧。是國公府的老夫人不想讓你們開下去嗎?”

這些商鋪雖在韓霽名下,但實際管理的人是老夫人安氏,所以林悠才會第一個懷疑她。

然而結果卻讓林悠感到意外:

“不是老夫人,是……順義王府的人。自從兩年前,順義王府的郡主做了國公的繼室,王府陪了幾個商鋪,沒過多久,那些順義王府的商鋪就都改行跟咱們海氏做一樣的生意。”

“我們開衣坊,他們也開;我們開酒樓,他們也照跟……跟我們開了一樣的商鋪之後,就專搶我們海氏的生意,背地裏打探挖人攔客,從酒樓的菜肴配料到衣坊的染布方子,他們明目張膽的照抄,無所不用其極。”

“偏偏我們拿他們沒辦法,主事的夫人沒了,老夫人那邊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連少東家都被他們生生被逼出京城兩年多,再這麽下去,別說一家衣坊了,我看其他商鋪被吃掉、擠掉、關掉都是早晚的事。”

劉掌櫃義憤填膺的說,一把年紀還紅了雙眼,是發自肺腑的著急。

林悠和韓霽從來都不知道海氏商鋪在汴京城的經營已經這麽困難了,順義王府……那就是趙氏的人。

趙氏這是想換一種方式把海氏的嫁妝吃掉嗎?

她的人背地裏做的這些事,老夫人都知道嗎?

怎麽可能不知道!

但她依然放任趙氏啃咬海氏留下的餅,可這麽做對她又有什麽好處呢?

老夫人打理海氏嫁妝這麽多年,最終肯定是為了衛國公府,如果今天是老夫人派人要把海氏的鋪子吃掉正式轉為韓氏所有,那林悠倒還能想明白,可她放任趙氏來吃,又是為什麽呢?

討好趙氏?

可順義王府的根基並不在汴京,討好趙氏,又能讓衛國公府收獲什麽呢?

得知事情緣由後,林悠安撫劉掌櫃,並阻止了海氏衣坊關張,讓他們暫時別撤牌匾,所有夥計先回家等消息,她這些天就會給大夥兒一個交代。

開始那些夥計不認識林悠是誰,在劉掌櫃的介紹下知道她是少夫人,一個個都重拾起了希望。

回去的路上,林悠去買了些老山參,另外提了兩只雞、兩只鴨,風風火火的回到國公府,直奔老夫人安氏所居的鶴園求見。

此時已經華燈初上,原以為安氏會找理由不見她,但林悠只在鶴園外等了片刻,早上去給她傳話的吳嬤嬤就親自出來迎她進院,還說老夫人已經等候她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