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3頁)

但按照以往慣例,只要得中一甲的會元殿試時不出岔子,同時長得不是那麽磕磣,一般來說狀元郎便是此人。

趙遲說:“我還沒說嗎?你剛才不是都見過了。”

洛婉婷很是意外,指著韓霽和林悠離開的方向問:“他?”

趙遲點頭:“是啊,正是他!衛國公府這回真是露臉,衛國公只怕要高興壞了。”

說完,趙遲見洛婉婷若有所思盯著窗外,不知在想什麽。

趙遲擡手在洛婉婷面前揮了揮:“別看了!剛還笑話我呢。韓家四郎再優秀也成親了,可惜呀!”

洛婉婷聽了趙遲打趣自己的話,氣的跳起來要打他,趙遲見狀趕忙起身躲開,兩人在雅間追打片刻後才下樓離開。

**

韓霽考中會元之事在整個勛貴圈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從前認識他的、不認識他的,又或是認識他卻沒怎麽注意過他的,紛紛把帖子下到了衛國公府門上。

各種宴會,邀請紛至沓來,讓原本就還算繁忙的衛國公府更加繁忙起來。

不過,不管有多少人想見韓霽,有多少宴會等他出席,似乎都跟韓霽沒什麽關系,自從考完了會試之後,他便悄悄的溜出府去,除了林悠之外,沒人知道他在哪裏躲清閑。

而他不出現,那些想要邀他的人和宴會,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上韓鳳平,所以,盡管是韓霽去考的試,但真正疲於交際的人卻是韓鳳平。

為此,韓鳳平不止一次派人來問林悠韓霽的下落,好說歹說林悠就是不松口,問急了,她就說畫院裏有什麽什麽畫急著要進宮,不能耽擱雲雲。

韓鳳平苦不堪言,只能硬著頭皮上陣,林悠聽人說,衛國公這個月跟人喝的酒比他風流半生喝的花酒還要多。

就這樣終於等到了殿試。

韓霽準時出席,與他一同的還有第二名宓敬。

他二人如今一個出自勛貴圈,一個出自寒門清流圈,外界甚至將兩人的關系列在對立面,不過外面再如何說,並不影響兩人交情。

他們相識於微時,兩家一同走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兩人頭腦清楚,都知道這種交情絕不是外面的人隨便挑撥幾句就可以撼動的,因此並不在意。

殿試是由官家親自出題,出的是‘民生’一題。

有人說,官家出這道題目,明顯是偏向寒門貴子清流圈的,因為只有體驗過民間疾苦的寒門子弟,才能更清楚的說出民生究竟為何,甚至有考官臆測官家屬意宓敬為狀元。

但等到韓霽的文章寫出來之後,這種聲音卻漸漸小了。

因為韓霽寫的民生,正是從他一個世家子弟的眼中所看見的,從少時疑惑寫到長大後的見聞,通篇沒有一句說教,沒有引經據典,卻能令人讀之動容,從一個世家子弟的視角感受到了真正的民生艱辛。

文章中的有些事,並不是所有人都敢寫的,因為怕官家看到民生那般艱辛會不高興,然而這些事情並不是說讀書人不寫,就說明沒有發生。

再怎麽粉飾太平,那些該存在的問題絲毫不會減少,反而會蒙蔽了在上位者的眼睛。

韓霽用真實的事件與大膽的用詞,造就出了令官家看了雖嘆息,卻不得不承認的文章。

考官們在堂下肅立,等候官家欽點出今年的狀元郎。

最終,朱砂禦筆落在了韓霽的名字上方,一個‘魁’字圈出,定下今年科舉狀元的人選。

成績出來之後,所有考生齊聚泰和殿,等待宣讀三甲之名。

三甲頭名是京師韓霽,為狀元;次名為宣縣宓敬,為榜眼;三名為麗水縣李坤,為探花。

宣布之後,當殿宣讀三甲的殿試文章,從狀元韓霽的文章開始,文章宣讀之後,令其他參加殿試的考生都為之驚訝,暗道這位狀元郎委實膽大。

有人覺得韓霽這是在拿自己的前途賭博,有人卻衷心佩服他的膽量和學識,總歸一句話,狀元之才實至名歸。

待宣讀完三甲文章後,泰和殿中,官家留諸位考生說話。

趙嵩高座龍椅之上,目光環顧殿中,最終目光落在韓霽身上,見韓霽從先前開始便看著殿中那幅神虎圖,笑問:

“狀元郎對這畫有何見解?”

韓霽收回目光,拱手作揖回道:

“回陛下,微臣沒有見解。只是從未見過內子所繪此畫,今日初見,略有忘形,請陛下恕罪。”

殿中考生面面相覷,對韓霽話語中的‘內子’表示驚訝。

這幅畫從他們進殿開始,就以絕對的存在感吸引了所有人注目,在他們感慨君威森嚴之時,不想這幅畫居然是出自狀元內子之手。

趙嵩非常鐘愛這幅神虎圖,聞言遂道:

“三日後的瓊林宴,朕想請林畫師一同出席,在座諸位有善畫的,屆時可與林畫師請教一番,不知狀元郎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