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2頁)

那人嚇得肩頭一縮,不敢再多言。

趙晟斜斜瞥了孫大人一眼,倒是沒在這件事上跟他多追究,讓其他被告繼續說下去。

剩余三個被告說的內容跟前面兩個差不多,都是收了褚三爺的錢,三十兩到五十兩不等。

褚三寶收買了張余的這五個鄰裏,讓他們連番狀告張余,再加上官府這邊的‘配合’,張余五訴五敗,被打了五十大板。

還有一個被告交代,說褚三寶不僅讓他們告張余,還在逼死楊氏之後,讓他們把楊氏的墳墓給掘出來,為的就是惹怒張余,讓張余找他們報仇,然後他們就能順理成章的再把張余狠狠揍一頓,當場就打斷了他一條腿,去了大半條命。

如此惡劣行徑在堂中被當眾說出來,就連孫大人和李大人都不敢再為褚三寶說一句話,暗自擦了一頭冷汗,直覺這回要完。

所有被告既然都當庭交代,那趙晟也就可以宣判了。

所有誣告張余之人,每人當庭仗責八十,賠償張余全部損失,並遊街示眾三日。

而本案的始作俑者褚三寶暫押大牢,繼續調查他身上的其他案件,待日後合並判刑。

**

一場特大案件在開封府如火如荼的審理,林悠不知道韓霽這些天在忙什麽,幾乎都不怎麽歸家來。

不過她最近也沒閑著。

海平江把之前拿走那幅周婆婆的畫像賣掉了,賣出了五萬兩的價格,是一位海南商人買的,據說他看到周婆婆的畫像後,第一反應就哭了。

因為這位海南商人的母親當年便是患了這老年失憶症,他兄嫂對母親不好,他最後一次回鄉看見母親時,仿佛就是畫中周婆婆的那種瘋癲狀態。

這幅畫直接觸動了他的心靈,所以他說什麽也要買下這幅畫。

因為這商人的背後有這麽一段故事,海平江實在不好意思跟他開多高的價格,其實依照林悠的畫的價值,這幅畫若再等等,再多賣個十幾萬兩不成問題,但海平江被那商人感動,遂低價賣出。

他回來跟林悠說起的時候,還有點自責自己感情用事。

但林悠卻覺得他做的很對,畫就是要給懂得的人收藏,懂得的人能夠在畫中看到感情和故事。

林悠之前就打算將周婆婆這幅畫的所有錢都交給白姑娘,所以拿了錢的當日,林悠就送到了白姑娘和周婆婆面前。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款,白姑娘和周婆婆全都傻了,說什麽都不肯收,林悠好說歹說,告訴她們林悠賣的是周婆婆的畫像,這個錢理應給她們。

兩人仍是連連拒絕,最後實在沒辦法,林悠同意和她們一人一半,她們才勉勉強強,戰戰兢兢的收下。

因為白姑娘和周婆婆都知道,她們非常需要這筆錢安身立命,兩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靠林悠養,也不可能一輩子都住在衛國公府裏,她們要出去自力更生,可村裏回不去了,她們的家又在哪裏。

若是有一筆錢,白姑娘就能自己做點小生意,養活祖母,讓她舒舒服服,太太平平的過完晚年。

白姑娘的這個提議林悠非常贊成,她也希望白姑娘能做點什麽。

與她商量半天後,林悠提議要不就賣冰激淩吧,也就是古代她們稱之為‘冰糕’的東西。

林悠之前隨手做的冰激淩被陰差陽錯的送到趙氏那裏,趙氏在不知道是她做的情況下贊不絕口,若不是後來發生了褚三寶的事情,林悠說不定還真會為她再多做一點。

而且,如今正是做冰糕的好季節,夏日炎炎,滿大街都是賣糖水的,做冰糕的人家也有,不過並不是林悠這種,而是在糕點裏面加了薄荷葉,那種糕點雖然入口時會有清涼之感,但哪有直接吃冰來得涼爽。

林悠把做法悉數教給白姑娘,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做法的問題,沒什麽難度,白姑娘學了一天就學會了,做出來的冰糕跟林悠做的沒什麽不同。

她們說幹就幹,畢竟夏天賣這個生意肯定會更好些,她們得趁著夏天把店鋪開起來。

林悠讓劉掌櫃幫著找店鋪,劉掌櫃半天就辦妥了,鋪面還挺不錯,在禦街北邊集市上,有一家包子鋪退租了,那包子鋪場地不大,但如果只是用來賣冰糕的話,完全足夠了,最妙的是,這店面離禦街上最大的冰庫只有一條巷子的距離,這簡直是為賣冰糕專門騰出來的鋪子般。

在林悠他們的鼎力幫助下,白姑娘的冰糕店很快就開了起來。

開始兩天沒什麽生意,但在林悠雇人當街攔著送冰糕免費嘗過之後,生意就漸漸好了起來。

畢竟這是一種新事物,新口感,整個汴京城都找不出一家做這種純冰糕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