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於月亮的浪漫故事(第2/3頁)

雖說從神話的角度看,古人對月亮的品格、性情以及情操等了解得細致入微,但即使他們當中最有學問的人對月亮的物理特性也是無知至極。

不過,也有一些古天文學家對月球的發現已被現代科學所證實。在古代,阿卡狄亞人聲稱當月亮還不存在的時候他們就生活在地球上了;塔修斯說月亮不過是太陽的一塊殘片;亞裏士多德的門生克利阿科斯認為月亮是一面光滑的鏡子,上面映出的是地球上的大海;還有的說月亮只是地球散發出的水蒸氣而已,要麽就是個一半是火一半是冰的轉動的大球。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裏,有一些博學的人在沒有光學儀器的情況下,僅憑著敏銳的觀察,居然悟出了支配月球的大部分規律。

譬如:公元前5世紀的米利都人泰勒斯發表了月亮是被太陽照亮的說法;薩摩斯人阿利斯塔克正確地解釋了月相的變化;克利昂米狄斯提出月光是一種反射光;迦勒底人貝羅索斯發現,月亮的自傳和公轉的時間相等,據此,他還解釋說月亮總是一面朝著地球;還有,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喜帕恰斯注意到了月球運動中的一些不規律現象。

這些觀測結果都得到了後人的證實,對後來天文學家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益處。托勒密在2世紀,阿拉伯人阿布韋法在10世紀,先後對喜帕恰斯的月球不規律運動說進行了完善。他們指出:這種不規則現象是由於月球的運行軌道受到太陽影響後呈波浪形所致。後來,哥白尼在15世紀,第谷·布拉赫在16世紀,都對整個太陽系進行了完整的闡釋,並指出了月亮在這眾多天體中充當的角色。

哥白尼日心體系示意圖

到那個時候為止,月亮的運動情況基本上被比較準確地確定了,但是人們對其物理結構仍知之甚少。伽利略根據月球上的山脈影像解釋了月球不同相位的發光現象,認為月球山脈的平均高度為27000英尺。

伽利略(1564-1642)

之後,但澤的天文學家赫維留把月球最高的山峰測定為15600英尺,但後來他的同行希奧利又把這個數字提高到42000英尺。

到了18世紀末期,赫歇耳用一架大功率望遠鏡觀察後,大大地降低了上述高度,認為月亮的最高峰為11400英尺、山峰的平均高度是2400英尺。但是,赫歇耳所說的高度後來又受到了哈雷、納斯密斯、比安基尼和克利杜伊遜等人的糾正。不過,這個問題最終還是經過比爾和馬德累爾兩人的潛心研究才真正得以解決。他們二人共測量了1905座山峰,其中六座在15600英尺以上,二十二座在14400英尺以上。最高峰則高出月球表面22806英尺。同時,人們也完成了對月球的全面觀察。它的表面布滿火山口。關於火山這一特點每次的觀察都很明顯。根據被它遮住的行星的星光沒有折射差這一點來看,可以斷定月球沒有大氣層。沒有空氣也就沒有水。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月球人要想生存,就必須具有特殊的身體結構,這種結構肯定與我們地球人的大不相同。

最後,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人們利用更加精密的儀器繼續研究月球,探索了它的每一個角落。盡管月球的直徑只有2150英裏,相當於地球的十五分之一,其表面只相當於地球的十三分之一,體積也不過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但它的任何一點秘密也逃不脫天文學家的眼睛。而且這些能幹的科學家們還使他們偉大的觀察工作達到了更加深入的程度。

譬如,他們發現滿月時月球的表面有一些白色的線;月虧時,又有一些黑色的線。經過十分周密的研究後,他們對這些線的性質做出了精確的描述。這些線是位於兩條平行線之間又長又窄的溝槽,一般是從火山口處延伸出來,長度由10英裏到100英裏不等,寬度在50英尺左右。天文學家們稱它們為“陷窟”,但對“陷窟”的研究工作目前並沒有什麽大的進展。他們搞不清楚,“陷窟”是不是幹涸的古河道。

和其他國家的人一樣,美國人也希望將來有一天能解開這個地質學上的謎團,於是他們就放手幹了起來。月球表面上的平行線首先是由慕尼黑一位名叫克利杜伊遜的教授發現的,不過他認為這些平行線是月球上的工程師們建造的防禦體系。關於月球的這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當然還包括別的問題,不和月球發生直接接觸是絕對搞不清楚的。

至於月光的強度,一切都探察清楚了,比陽光弱30萬倍。而且它的熱度在溫度計上沒有明顯的反映。至於叫作“灰光”的現象,自然是從地球反射到月球上去的陽光造成的。每逢月初和月末,月球就充滿這種光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