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攀爬斯奈費爾火山

斯奈費爾高達5000英尺,它的兩座山峰位於一個粗面巖石帶的頂端,與這座島嶼的其他地區形成鮮明的對比。從我們的出發地看不到這兩座山峰映襯在灰暗的天空下,只能看到皚皚白雪像一頂帽子覆蓋在巨人的頭頂。

我們排成一列向前走去,向導走在最前面。我們走在狹窄的山路上,這種小路不足以讓兩人並肩行走,所以大家沒有機會談話。

穿過斯塔比峽灣的玄武巖石壁,我們首先看到腳下是一層草質纖維性泥炭土,這是從前沼澤地上的古代植物遺跡。這種還沒有被利用的燃料,其數量足以供冰島的全部人口燒一百年。如果從峽灣的底部估算,這一大片泥炭層足足有70英尺厚,並且還含有一層層被浮石或凝灰巖分開的炭化層。

作為裏登布洛克教授的侄子,盡管我感到前途渺茫,但還是饒有興趣地觀察著陳列在這座巨大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同時腦子裏浮現出整個冰島的地質史。

顯然,這座奇特的島嶼形成於一個不太遠的地質年代,而且是由於海底擡升作用而形成的。或許,目前它仍在緩慢地擡升。如果確實如此,那麽這一定是地下火山活動的結果,而亨弗裏·戴維的理論、薩克努塞姆的文件以及我叔叔的看法,一切都將成為無稽之談。由於這種假設,我仔細觀察著土壤的特性,很快就明白了這座島嶼在形成過程中發生過的一些地質現象。

冰島韋斯特曼群島的Helgafell火山口

冰島沒有沉積層,完全由凝灰巖構成,也就是說完全由一種巨大的多孔山巖堆積而成。最初,這裏只是一大片綠石,後來受到地球內部力量的推動,慢慢浮出海面。那時,地球內部的巖漿還沒有噴發出來。

後來,這座島嶼從西南到西北漸漸產生了一道很寬的裂縫,地下巖漿慢慢地從這道裂縫中冒了出來。這種地質變化過程由於進行緩慢,而裂縫很大,因此巖漿慢慢湧出,向四周擴散,在一些地方形成寬闊的平地,在另一些地方則高高隆起。正是在這個時期,形成了長石、花崗石和斑巖。

由於火山巖漿的四溢,這種島嶼的地表層大幅度增厚,它的抵抗力也隨之增強。後來,溢出的粗面巖漿冷卻後將那條裂縫封住了,於是裏面的巖漿再也不能溢出來,隨著內部的壓力越來越大,地殼漸漸隆起,形成了很多火山管,終於有一天巖漿沖破地殼,從這些管道中噴發出來,在山頂形成了火山口。

巖漿

從此,巖漿四溢的現象變成了火山噴發。開始,從火山口噴出的是玄武巖漿,我們目前穿越的這片玄武巖平地正是最初火山噴發的典型。在這塊平地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深灰色的巖石都是六邊形的棱柱。極目四望,可以看到遠處有很多圓錐形的平頂山峰,那都是從前的火山噴發口。

由於火山不再繼續噴發,因此內部積蓄的能量越來越大。在玄武巖巖漿噴完後,從火山口噴出來的就是熔巖、凝灰巖和巖渣。它們在火山口四周留下一道道四射的痕跡,看上去仿佛濃密的長發。

這就是冰島的形成過程,這個過程中的一切地質現象都是由地球內部的熱能運動引起的。如果有人說地球內部不是一團灼熱的熔液,那簡直是在發瘋。如果他還要到地心去,那無異於瘋狂絕倫!

我向著斯奈費爾火山走去,同時也更加確定無疑地看到我們此行的結局。

路變得越來越難走,我們攀登的坡度也越來越大。不時,會有一些碎石落下來,我們必須非常小心才能躲開這些危險的碎石。

漢斯穩穩地向前走著,如履平地。偶爾,他會轉入一塊大巖石後,在我們的視線中暫時消失了蹤影,這時他會發出一陣尖銳的口哨,告訴我們前進的方向。他常常停下腳步,撿些石子擺出一個明顯的標志,指示我們回來的路徑。這種謹慎是值得稱道的,但是後來發生的一切,使他的這種細心變成了枉費心機。

經過三個小時的艱苦跋涉,我們走到了火山腳下。漢斯用手勢示意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於是我們享用了簡單的午餐。叔叔為了增強體力走得快些,多吃了一份。不過,吃飯也是一種休息,所以他不得不耐心等待。直到一小時之後,漢斯才振作起精神,用手勢表示繼續前進。三位冰島人和我們的向導一樣沉默寡言,而且吃東西也很節制。

我們開始攀登斯奈費爾火山。在山中,人的眼睛很容易產生錯覺,那些雪峰看起來近在咫尺,可是要走到它的腳下,需要付出很長的時間和很多體力!那些碎石既不能附著在泥土裏,也沒有野草可以攀附,因此不斷在我們腳下滾落,然後以雪崩的速度飛快地落向下面的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