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空泡(第4/6頁)

林雲擡頭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丁儀起身來回踱起步來,臉上又露出了那慣有的壞笑:“至於我,我是不會承擔什麽責任的,我們物理學家的任務就是提出假設,如果得不到實驗驗證,我們的責任無非是再提出一個。”

“可是,驗證您的假設是要冒生命危險的。”我說。

“與要得到的東西相比,這是值得的。”

“您到時候又不在那兩架直升機上,這麽說當然容易。”

“什麽?”丁儀突然暴跳如雷,“你的意思是讓我也上直升機,以顯示某種氣概?沒門!我這條命已經有主了,那就是物理學!告訴你,我不上直升機!”

“沒人讓您上,丁教授。”許大校搖搖頭說。

散會後,我走到沒有人的地方,拿出手機撥通了那個號碼,只響了一聲鈴,就聽到了林將軍沉穩的聲音:“陳博士嗎?”

他能猜出是我令我十分吃驚,這至少說明高層也在關注我們的研究。我將會議的情況向將軍說了,他立刻回答:

“你說的情況我們都已經清楚,但這是非常時期,急需這個。”“將軍,我主要想說的是,丁教授的理論也太玄、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博士,現代物理學哪個理論不玄,哪個又能令人輕易置信呢?”

“可……”

“林雲拿來的丁教授的理論設想和計算過程,我們已經讓更多的學者和專家看過了,對她設想的試驗也經過了慎重考慮。另外,你可能不知道,丁儀並非第一次參加國防項目,我們對他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不管他的理論多麽玄,這個險值得冒。”

在以後的兩個星期裏,我才真正體會到軍人與平民的差異。像這樣一個以常識來看十分荒唐的試驗,項目組的大多數成員都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同以林雲為代表的少數人形成尖銳對立,如果是放到地方上的研究機構中,是不可能順利進行下去的,每個反對者都會以讓人抓不住把柄的方式消極怠工或暗地裏拆台。但在這裏不同,每個人都真正地盡心盡力,林雲發出的命令被堅決執行,很多執行者的軍銜都比她高。當然,也不否認這裏面她的個人魅力在起作用,項目組裏有幾個高學歷的年輕軍官,不管對錯總是死心塌地跟著她跑。

一同參加試驗的還有剛調來的“探杆防禦系統”的幾名工程師,他們改進了系統的硬件部分,將探杆增長了一倍半,並將系統安裝到直升機上。同時,系統的控制軟件也進行了修改,除了軟件的目標識別部分外,還對其觸發判定部分進行了反向設置,使探杆在目標熄滅的瞬間彈出。

正式試驗的這天,基地的所有人都來到起飛場地,使我想起了一個多月前第一次空中放電實驗時的情景,與那次一樣,這也是一個晴朗無風的清晨。這時,真正輕松的似乎只有那兩個將經受生命危險的飛行員,他們像第一次一樣在救護車旁與護士們自如地談笑著。

林雲穿著一身作訓服,像每次起飛前一樣,走向裝有探杆系統的那架直升機,但劉上尉攔住了她。

“少校,探杆系統是自動運行的,上面有一個飛行員就行了。”

林雲無言地推開上尉的手臂,登上了後排座艙。上尉盯著林雲看了幾秒鐘,也爬進座艙,默默地幫助林雲系好傘包,他手指上被雷球燒掉的指甲還未長出來。

丁儀又在一邊嚷嚷起來,生怕別人將他拽上直升機,再次聲明他的命是屬於物理學的,全然不在乎旁人鄙視的目光,還說他又進行了更深入地計算,更加確定了自己理論的正確,雷球肯定能被捉回來!現在,這人在我們眼中的形象,也只有江湖騙子能對上號了。目前除了他和林雲,沒人對試驗結果抱任何希望,只是祈禱直升機是和的人能逃過這一劫而已。

兩架直升機轟鳴著起飛了,當電弧在空中噼啪做響時,地面每個人的心都抽緊了。按計劃,當雷球被激發後,電弧立即熄滅,裝有探杆系統的那架直升機將靠近目標至25米左右的距離,當雷球熄滅時,探杆將自動彈出,牽引著一根直徑不到半厘米的超導線接觸那被丁儀認為存在的空泡的位置,那根導線連接著放置在機艙內已經放空的超導電池。

直升機編隊漸漸飛遠,電弧變成了清晨藍天上的一顆銀亮的星星。下面發生的事情是我們以後才聽說的。

起飛後24分鐘左右,一個球狀閃電被激發了。電弧熄滅後,裝備探杆的直升機向空中漂浮的雷球靠過去,將距離縮短至25米左右,並將探杆對準它。這是第一次激發雷球以來直升機距雷球最近的距離。這種跟蹤飛行是十分困難的,雷球不受氣流影響,誰也不知道是什麽決定著她的飄行軌跡,這種軌跡變幻不定,毫無規律。最危險的是,它可能突然接近直升機。事後我們從錄象中發現。雷球距直升機最近知只有16米!這是一只發出橘黃色光芒的普通雷球,在白天看上去不太顯眼。它在被激發後1分鐘35秒的時候小時了,這時它與直升機的距離為22.5米,直升機裏的劉上尉和林雲清楚地聽到了外面雷球爆炸的聲音。與此同時,探杆系統動作,二十多米長的探杆閃電般彈出,將拉出的超導線的一端準確地點在雷球消失的位置,理想顯示,從雷球消失到超導線到位,只間距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