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宮(二)

看來這兩人都對洪秀全不滿,王雷和李秀成立即便意識到可以拉攏,如果能將這二人拉攏來,想必定能大大的提升勝率。李秀成把推翻洪秀全的意圖和兩人一說,當場便一拍即合。

這兩人早就對洪秀全忍無可忍,然而洪秀全在天京城內只手遮天,他們倆勢單力薄,又苦於沒有可以投奔的人,只得打落牙齒和血吞。現在有李秀成帶頭,又有林妙善和王雷兩大天位強者相助加成,沒有絲毫遲疑,他們立即便決定加入眾人的行動。

洪宣嬌原本還有些猶豫,但見到吉慶元和汪海洋這兩位實力派神將都投奔了李秀成王雷,終於意識到洪秀全大勢已去。

尤其是看到這邊有王雷和林妙善這兩位天位高手在,林妙善的威望甚至還在早已“神格丟盡”的洪秀全之上,洪宣嬌想不出洪秀全哪裏還有翻身的機會,識時務者為俊傑,在意識到洪秀全大勢已去,原來還效忠的想法很快都被她拋之腦後。

洪宣嬌不是傻人,她也明白,洪秀全再這麽瘋下去,太平天國必然滅亡。既如此,不如就大幹一場,好歹能挽回太平天國頹勢。

眾人很快便做好決定,事不宜遲,他們決定今日便要推翻洪秀全。

李秀成、洪宣嬌、吉慶元和汪海洋立即吩咐他們的部下集結,並將推翻洪秀全的決定傳播出去。

四大高層的部下集結在一起,四人聯手,天京城內一大半的兵權就落到了本方的手上。

王雷、林妙善、李秀成、洪宣嬌等人率領著大部隊,浩浩蕩蕩的前往天京府。

一路上,天京城的隊伍不斷有人加入進來,不僅是李秀成等人,其他天國將領,也早已對洪秀全失去信任,如今有林妙善和李秀成領頭,眾人毫不猶豫的便加入了隊伍。

到了最後,甚至連福王和安王都加入了進來。

這兩人雖然依靠著洪秀全作威作福,可是如今天京城滅亡在即,洪秀全卻依舊一副玉石俱焚的宣言,這兩個貪生怕死的王爺可不打算為洪秀全陪葬,當即決定投靠李秀成——實際上也算這兩蠢貨聰明,如果他們當時說個不字,無論是入魔極深的林妙善,還是決心逼宮的李秀成,都準備殺了他們祭旗外加當投命狀。

有此陣容,想要洪秀全下位自是輕而易舉之事,再加上林妙善與王雷兩位天位高手,想要成事簡直是易如反掌。

洪秀全的情況,不過是皇帝的新裝,太平天國上層怎麽會不清楚?大家所欠缺的,僅僅只是揭下他最後一層遮羞的那個人罷了。

如今有人帶頭,自然從者如雲。

眾人來到天王府時,府前沒有一個守衛,門庭冷落得如同一處廢宅,天王府的衛隊見勢不妙,不是自行散去,就是倒戈加入了李秀成軍中,隨著陣容的加大,也就伴隨著洪秀全的大勢已去。

洪秀全這時已是眾叛親離。

王雷、林妙善、李秀成三人率先走入天王府,洪宣嬌、吉慶元等人則跟隨在後,太平天國的高層們魚貫而入,來到洪秀全的王宮當中。

大殿中,洪秀全穿著王袍,端坐在龍椅之上,眾叛親離下,他卻依舊是一副威嚴的模樣。

他的身邊,所有的親信都跑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個人在。

這年輕人戴著金絲眼鏡,一副文質彬彬的氣質,與太平天國的一些讀書人出身的將領不同,這年輕人的氣質更像是後世民國中的學者,面孔與洪秀全略有相似之處。

他就是洪仁軒,是這個時代中國少數認真接觸過西洋文化的人。

他的《資政新篇》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或者說是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綱領,後世改革綱要或多或少都對《資政新篇》裏的內容進行了參考借鑒。

洪仁軒乃是洪秀全的族弟,也是洪秀全家族中最有才華的一人,他極得洪秀全的重視,被封為幹王。準許洪仁軒在太平天國實行《資政新篇》,可以說是洪秀全近年來少有的明智決定。

不過洪仁軒嚴格意義上,並不能算是農民階層,他的資政新篇中長篇大論的“事有常變,理有窮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為後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為後之禍,其理在於審時度勢與本末強弱耳……”也並不適合太平天國目前的情況,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的才華被王雷重視。

熟悉西方文明的人是王雷現在最為看中的,在王雷眼中,他的作用甚至比李秀成還要大一點,如果可以,一定要把這個人拉攏過來。

“幹王,洪秀全已是眾叛親離,你難道還站在他那一邊不成!”

李秀成沉聲道。

“忠王,諸位,天王近些年來,犯下了一些過錯,但罪不至於被廢除地位,諸位這種行為,可與當年的楊秀清有何區別,我勸大家退下,若是就此退下,我可以代天王保證,絕不追究今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