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復興軍(第2/3頁)

但這商人口中的嘲風卻是新秦帝國的一個部門,也是他們的“送財之龍”。

這個部門建立後,對外責職,除了探測敵方軍情,內部滲透之職外,還負責向清國內陸走私貨物,是如今的復興區權力最大的一個機構,屬復興軍大軍師府直轄,直接對大軍師王雷負責。

這些貨物部分是新秦帝國自己的,也有大量英國貨。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無論是高武高魔世界,還是王雷所處的科技世界,人都是想過好日子的。

天位強者也是人。

所謂風餐露宿,居於深山,桃花源隱做逍遙人。

在高魔高武的世界,是會有這樣的強者,但絕對是極少數。

絕大部分的所謂的強者,同樣都是想住好房子,吃好東西,睡好妹子,過好日子。

但所謂的強者,基本都不願意從事“生產”,他們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武士”階級。

農民土裏刨食,工人苦力求生,妓女賣笑賣皮肉,而強者賣藝賣刀求包養!

在清廷,包養者,朝廷、士紳富戶是也。當然,也有歷史悠久的門派,自立山門,自家就是大地主,和官方地方各方勢力勾勾搭搭,自成自給自足的一體。例如少林,例如天京城下被太平軍用洋炮幹飛的那一堆的雜門雜派。

但是本質上,他們都擺脫不了,要靠寄生在底層的平民身上,吸收他們的勞動果實來養活自己的現實。

親臨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多年,王雷最大的體會就是:所謂的天位武技,不過是這個時代的坦克飛機大炮,是更有效的鎮壓工具而已。

在社會結構上,這個高武高魔的世界,和低武低魔的PQ17的世界,本質並沒有區別。

而清廷和復興軍間的戰爭手段,低武低魔世界的經濟戰、情報戰、輿論戰的各種手段,一樣適用於這個世界。

新秦建立嘲風走私貨物的主要目的,目的是打擊清國的小農經濟,加速清廷財政危機的到來,讓清廷“養不起”更多的強者。

當議和談判還在進行時,新秦帝國這邊就開始和英國人勾結大肆向清廷控制區走私各種物資,賺取暴利。這兩年新秦地區迅速從戰亂傷痛中恢復,日漸繁華,其實是建立在其通過經濟手段在整個清國身上寄生吸血的方式得到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王雷才和英國人一直維持著友好關系,不然,英國人未必會眼睜睜的看著新秦帝國和平發展起來。

“嘟——”

貨輪停靠岸邊上,早已迫不及待的清國商人們連忙吩咐雇傭工人們排隊,等候上船,這些商賈們口懷裏早已準備好了新秦帝國的錢票。

事實上,雖然清廷嚴令禁止,但這些商人的錢大部分都存在新秦帝國的銀行當中,利益趨勢下,便是殺頭的威脅,也不足以讓這些商人害怕,何況他們早已打點好上下關系,不擔心腐敗的官府會對他們如何,因為走私過來的商品利潤,當地官員也有一份。

這已經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了。

英吉利人為了和清廷通商,打了兩次戰爭,卻只能逼得清廷開放沿海數省的十來個通商口岸,其貨物只能在沿海地區流通,但現在有了新秦這個“懂行”的人,通過新秦的渠道,卻可以迅速地將觸手伸入到內陸地區。

大批從英國運來洋貨,通常是先在新秦旁邊的港口卸貨,然後轉移長江裏行駛的內陸船上,而後由嘲風接手,通過長江水道向內陸轉售。

洋人賣出了大批貨物,賺取了利潤。

從中作二道販子的新秦復興軍,也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和復興軍勾結的內陸走私商人,各地清廷官員,同樣也賺得缽滿盆流。

但痛苦哭泣的,就是這個位面的舊中國裏,還處於男耕女織狀態的小農經濟,貧苦農民。

而在這過程中,清廷也因為流失了大量的稅收而損失慘重。

“這是一場經濟戰,殺人於無形之中。”

而這一切,皆是王雷策劃的。

“知道嗎?妙善,我們現在在做的事,其實是很邪惡的事。無數的平民,因為嘲風組織偷運進內陸的各種洋貨而破產……”

當一艘滿載洋貨走私船離岸時,王雷和林妙善目送著它離開碼頭,逆流而上。

“明白什麽叫少數人的幸福,必然建立在大多數人的痛苦之上嗎?現在的復興軍,能投入那麽多的資源用於軍隊和教育之中,原因就是我們正在不停地使用各種手段,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最可憐的人身上吸血啊!所以,妙善啊,你一定要明白這一點,記住這一點,你和我,其實現在都正在做著世界上最邪惡的事……”

王雷一邊說,一邊握著林妙善的手。和談之後,王雷已正式娶了林妙善為妻。

“我們可以用這是為了那個偉大的理想來安慰自己,但是,無論是你還是我,都不要忘記,我們現在的作為,讓內陸的那些普通人破產、饑餓,死亡。如果我們不能達成我們的理想,把這個國家從黑暗中拉出來,還清我們現在所欠下的惡債,你和我都是這個民族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