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時代的波瀾(第2/2頁)

這十年來,王雷通過和洋人不斷地交流,也愈來愈了解這個世界。他所進入的這個時代,正處於個人武力與魔武科技皆井噴大爆發,大發展的時代。

在一百年前,一國能有一兩位天位強者,已經可以笑傲天下。

但現在,即使是被王雷視為垃圾的韃清,這十年下來,居然也培養出了七八位的天位強者。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和武學傳承,教育,改進方式的大變革。

昔日一門絕學的流傳,不過是師傅收上十幾個或幾十個徒弟,然後再從中選出資質最好的一個兩個三四個傾囊相授,繼承道統。

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師傅,已經可以被稱贊為“有教無類”,“沒有藏私”。

更糟糕的,則是武學的掌握者小心眼,徒弟都不怎麽收了或者收了不傳真功夫,只教給自己血親子女,也不管他們是不是這塊料。

武藝的傳承,東方世界如此,西方世界也是如此,幾千年來全世界一直都是如此。

但這一切都在西方諸強國文藝復興後開始改變。

西方諸蠻生存的歐羅巴大陸上,無論是不列顛,還是法蘭西或者德意志聯邦,當時無一例外都面臨著地少,人多,資源缺乏的問題,偏偏幾個強國又全擠在一張單人床上,極度缺少生存空間,諸國為了生存一直爭戰不休。

此時的西方世界,簡直就是另一個版本的春秋戰國時代,甚至猶有過之。在這樣的局面下,為了生存,為了自己變強吃掉別人而不被別人吃掉,修行修煉的手段為少數人、少數家族、少數門派的龔斷不僅是各國皇帝國王無法容忍的,也是殘酷的現實不允許的。

在這樣的局面下,修煉手段和武學秘芨,被最大限度地全民化,普及化了——在歐羅巴的土地上,在這個社會達爾文主義被實用到極限的時代,凡是做不到這點的國家,都被無情地淘汰了。

這一點上走得最遠,也做得最極端的是德意志帝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當時普魯士國王弗德裏希幹脆定下法律,強制要求每一個年齡超過七歲的健康兒童都必須進入專門的學院修行修煉,違者重罰,以至於全民習武的普魯士王國在當時被稱作“有國家的強者”的而不是“有強者的國家”——王雷在復興軍進行的改革,在洋人看來當真一點都不新奇,所以全民皆兵新秦才會落得一個“東方普魯士”的外號。

在這個大時代,不光是武學傳授的方式在變化,就連修行的手段也有著極大的進步。早在六十年前,最先“開化”的英吉利帝國,就由一位名叫牛頓的大賢者的為主導,初步地總結出一套還很粗糙的“天位強者”培養體系。

民間選材,合理的培訓,恰當的“靈丹妙藥”和相關機器設備輔助,可以極大的提高“天位強者”的成材率。

雖然這一套體系當時還很原始粗糙,但是在盲人的世界裏,近視眼的獨眼龍也可以稱王。比所有人都快半步的英吉利帝國,就是借著這一套體系,登上了世界之巔,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而後歐洲各國也有樣學樣跟進,令這套天位強者培養體系不斷地完善發展,使得“天位”強者的成材率不斷地提高。到了最近這幾年,西歐的那幾個強國,無論是英吉利還是法蘭西,或者正在快速崛起的普魯士帝國,如今已經總結出了一整套效率相當高的,“快速培養”天位強者的體系手段。

就連如此腐敗無能的韃清政權,這些年來靠著英吉利人“好心”的相助,傳授經驗,自身也培養出了近十位天位強者。

這在十余年前太平天國時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現在,王雷自己治下的復興區,每年會有數名天位強者誕生,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了。

英吉利人只是出於“平衡”的需要,順手拉了韃清一把,就讓這個腐朽的政權在這十年裏能增加近十位天位強者。而這個世界第一帝國,其自身的底蘊究竟有多深,想想都讓人感到恐懼。

倒幕之戰後,王雷也曾一度產生錯覺:未來的戰爭,就是天位強者間的戰爭,六階強者充個數,五階以下打醬油,余者皆是螻蟻。

但是,事實很證明他錯了,他遠遠估低估了這個世界“智慧”和“知識”的力量。

倒幕戰爭結束兩個月後,一件從普魯士流入秦華地區的,名為“聖者武裝”的魔法武具出現在面前時,王雷只是拿在手上把玩了幾秒鐘,就苦笑著對妻子林妙善道:“妙善,倒幕之戰後,我也產生了未來的戰爭,就是天位強者間的戰爭!但是在看了這件克虜伯推出的聖者武裝後,我知道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