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裏逃生(第2/3頁)

在人的因素方面,王雷努力十年,目前有所小成,也只是有所小成而已。

在王雷用了十年的時間培養教育出來的新一代新生成長補充進基層幹部組織後,這些年輕人也只是能理解王雷提出的現代國家理念和新思維,但是他們全都太年青了——全是二十來歲的小年青,熱血有余而閱歷不足,離合格的“接班人”的要求還是差得老遠,別看復興軍現在好象繁花似錦,最大的弱點卻是底蘊和積累都不足,能打順風仗而不能打逆風仗和敗仗。王雷所在的那個世界,那支戰無不勝的軍隊,那也是經歷了多少次磨礪和苦難的鍛燒,在鍛造出那樣的韌性的,這個位面這個世界,王雷一手培養的復興軍,在這方面還差得很遠。

好在對面的清廷,完全是支封建時代的舊軍隊,實在太渣,但是王雷現在的目光,早就不放在冢中枯骨的清廷身上了。

以另一個位面的紅色年代的那支軍隊為參照物,王雷不只一次地對妻子說過類似的話。

“我們的復興軍,手下的那些幹部,我的那些學生,他們在我眼裏,其實全部都是不合格品,他們缺少磨礪,缺少煆燒,缺少苦難,缺少痛苦!你和我合創的地獄道武學,所以敢自稱是世界上最強的武藝,那是你和我都經歷了世上最大痛苦的磨礪,痛苦,讓我們變得如此強大。可惜我們一手創造的復興軍,復興黨這個組織,這十年來的,遭受的痛苦卻太少太少。”

在這樣的局面下,王雷也只能和現實各種妥協。

即使是王雷自己,他在在復興區這十年改革改進所搞的那一套,套用他的話,也不過是“戰時古典軍國封建社會主義”這種畸形的怪胎——其手法更接近普魯士人玩的那一套,區別僅僅在於復興區不存在容克地主這個階級,但復興軍本身卻是最大和唯一的地主。為了抑制可能的土地兼並,王雷給治下的平民分了田,一切土地皆歸國有,民眾有土地使用權而無所有權,嚴禁買賣。

王雷叫林妙善借普魯士人之手,救下大量的法國巴黎公社成員,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借機從歐洲這兒吸收一大批人材過來,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思想上的。現在的復興軍看似蒸蒸日上,但實則是靠著民族主義思想,以及王雷夫妻的個人威望在撐著的。

早期的根基沒有打好,會在未來出大事的,所以王雷現在也很頭痛。

拿天下不難,拿下天下後,好好地經營幾十年,讓中國雄起也不難。難的是要和時間賽跑,在他和林妙善老去之前,完成此行最大的目標:把中國帶上巔峰,讓林妙善借著一國之氣運封神成聖,成為位面之子。

如何爭取時間?

自然就是要絞盡腦汁的,從這時代身藏大氣運者身上去搶或者“借”。前者比如清廷,妖後,或者日本天皇,殺了他們幹倒他們,奪取他人或他國之氣運,化為己用。未來復興軍建國,國勢大漲,將來借著世界大戰之機,幹倒日不落帝國,也可以搶得氣運。

林妙善和王雷,其實都是不屬於這個時空和時代的“變數”。

林妙善是因為在“世界之根”被王雷開了掛,才成為這個世界多出來的“主角”。但是這個世界的修正力是如此之強大,王雷相信,如果沒有他這個世界的悖論相助,她這個世界命運路程的影響,也不過是往歷史的長河裏投下一塊石頭,撐死能在瞬間砸出驚天巨浪,但卻不能改變什麽。而要達成讓她成為位面之子的最終目的,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所以,行動上,王雷不擇手段地各種“搶奪”他人他國的氣運,攻擊滿清,打擊日本維新派,甚至給普魯士人錦上添花,借著普法戰爭狠捅法西蘭人一刀,皆是如此,但要達成最終目標,仍然遠遠不夠。

到今天為止,能搶的氣運,王雷差不多都搶了,再搶也搶不到,更有可能引發世界意識的反撲。不能明搶,那就只能“暗借”了。

在這個時代的歐洲,有兩個確實切可以給中國帶來大氣運。

只不過這份大氣運,本來大概要在四十年後才被送到東方,約七十年後方才結出碩果帶來希望。

但無論是王雷還是林妙善,都不可能等這麽久。

林妙善出使西歐前,王雷一再交待她,無論如何,都要把那兩人,象請賢人一般地請到復興區來,其目的,就是為了提前拿到這份“氣份”。而在巴黎運動即將毀滅時,林妙善通過普魯士軍方的關系,暗中救出大批公社會員,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表達出復興軍的善意。

在王雷看來,要是能將那兩人請到復興區去,讓他們擔任教授什麽的,不但可以給復興軍注入新思維新思想新風暴,更重要的,林妙善也可以在這過程中,“提前”得到這個世界中國要在五十年後才能得到的上升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