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遠近看山皆不同(第2/2頁)

而比復興軍更強的普魯士人如果不是此戰勝得太過漂亮,本來英吉利人還是把他們視為“盟友”的。即使是他們大勝法蘭西人的現在,英吉利也只是將其視為應當適當壓制,偶爾敲打一下的盟友勢力。

對比一下美、德,法,俄這些有威脅的強國,在唐寧街上層的眼中,遠東地區的復興軍能帶來的麻煩,甚至還不如中亞病夫土爾其,或者腐朽的老帝國奧匈更有威脅。

所謂的“復興軍威脅論”,也就是在遠東有少數人叫嚷,在唐寧街根本就沒有市場。

而當林妙善率領的復興軍出現在普法戰爭的戰場上時,哈珀看到的是這頭新生的幼虎已經長得有些威脅了。而在唐寧街那邊,他們的看法卻是:我們在東方收了一個能打的小弟,將來可以靠他來壓制一下不老實的美利堅人和不斷地把伸手伸向遠東的俄羅斯人。太平洋遠東這邊,拉攏復興軍這個能打的“小強”盟友,可以很好地平衡太平洋沿岸,對抗美利堅國潛力的威脅。當哈珀私自調動天位強者加入清軍,挑動清軍和復興軍開戰的消息傳到唐寧街後,無論是女皇還是唐寧街議會的那幫人,大多都認為他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私自”攪屎,破壞了遠東“大好的和平穩定”的局面。

而官僚們,向來是最憎恨折騰,最喜歡穩定的。

普法戰爭現在還在繼續,普法兩國還在法國北部打得不亦悅乎。“世界第二強國”法蘭西人和日爾曼蠻子正在大火並,而世界第一帝國大英帝國正在邊上微笑著喝著下午茶看戲。如今日不落帝國的國際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在唐寧街的那些人看來,復興軍這個小弟是帝國用了十年的時間扶持起來的,你哈珀未經允許就胡亂的調人加入敵對方亂攪屎,破壞帝國用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穩定”局面和友誼關系,居心何在?

復興軍取代韃清只是時間問題,無論是遠東的哈珀總督還是唐寧街那邊的老爺們,在得知楚軍在幾天內被打垮打崩後,都不再懷疑這一點。

哈珀總督的態度是更積極一些:要狠狠地“奶”滿清一口同時捅復興軍一刀,以便能把天平拉回平衡。

而英女皇以及唐寧街議會上層的態度。卻是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得住這頭幼虎,想要拉攏和爭取復興軍,以應付正在強勢崛起的美利堅、普魯士以及正從克裏米亞戰爭的失敗中恢復元氣的俄羅斯人。

“哈珀先生,大英帝國是日不落帝國,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敵人。但大英帝國再強,也不能和全世界為敵還獲勝。我們也需要盟友,也需要可堪一用的小弟!”

這十年來,哈珀總督對復興軍勢力的敵意,唐寧街那兒不是沒有人看出來,但是,國會的那些議員們,大部分都不認同他的看法。

他們需要盟友。

“唐寧街的那些人,以為王雷復興軍是個甘於人下的牧羊犬,但是,那對夫妻,那個男人,他根本就是一頭饑餓貪婪遠古巨龍啊!一旦讓那個男人得到中國……”

哈珀總督憤怒地抗議著,但是這條指令來唐寧街,是女皇親自下令,他無法違背。

哈珀突然暗恨起這百年來一直在西方流行的,白種人優秀論,黃種人劣等論了。這種說法讓那些官僚老爺們集體地傲慢起來,根本不相信他主張的統一後的中國的威脅論。

至於喜歡鼓吹黃禍論的普魯士人,那位小兒麻痹症的威廉二世皇帝現在還沒有上台呢,威廉一世和復興軍好得象穿一條褲子似的,自然也沒有人會蛋痛地鼓吹這個。反而是美國威脅論,新大陸威脅,在某些人的暗中推手下,在倫敦紳士們的喝下午茶時非常地流行,唐寧街的上層們,現在整天想著的,是割裂歐洲,包圍美國,他們中把復興軍視為針對美國的包圍圈重要一環的人不在少數。

王雷本來還有點頭痛,在圍殲淮軍的戰役中,“失手”殺掉了這二十年英國天位強者,由此會帶來的一系列政治和外交上的麻煩,事後會不會引發戰爭的擴大化。卻沒有想到,英吉利人自己內部的政策變化和對遠東態度的看法意見沖突,直接就自動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