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瑪雅的基因鏈(第2/2頁)

“古巴比倫,古埃及……瑪雅文明等等。”鄭融說:“我們的勘察報告上提到了詳細的內容,不再贅述,總之,祂到我們的家園來了。”

衛戎不安地坐直了身子:“祂來的目的是什麽?”

鄭融說:“尋找同類,或者說,尋找相近的個體。直到現在,我們還無法得知他的真正目的,如果能再一次面對面地交談,我想我會向他提出無數個問題。”

“祂的思考方式和人類非常相似,祂認為軀殼只是一個容納意識波的載體,而軀殼的新陳代謝停止後,意識波能夠尋找新的載體進駐。”鄭融說:“從祂能夠以意識聚集物質的這一點看來,祂的意識波非常強大。”

“試著把一顆恒星產生的脈沖與一個人的腦電波相比,你們就能夠有一個大體的概念。祂開始從人類中尋找能作為載體的‘殼’。”鄭融按下插播,畫面現出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的景象:“這是我們最後一次探險找到的,神的實驗室。”

“祂讓蘇美爾人獻上祭品,並在這個亞空間中研究,改造,祂把不同的生物整合在一起……第一個目標是它們的眼睛。”

鄭融又說:“因為瞳孔對祂來說非常重要,這關系到能不能讀懂信息。祂嘗試著復活這些同伴,但這個關於瞳孔的實驗失敗了,或者說,祂覺得十分棘手,兩個粘連的瞳孔始終無法完全融合。”

“接下來,他開始研究腦電波與載體的關系。”鄭融說:“這相當於東方傳說中的‘靈魂附體’,但很可惜,人類的腦部結構難以承擔這種強大的意識波的進駐,我們中意志較堅定的人,也會在短時間後腦細胞過熱,死亡。”

衛戎將軍說:“沒有合適的寄主。”

鄭融深吸了口氣,緩緩道:“目前沒有發現合適的寄主。”

“人類的生命形式看在祂的眼中,是十分有趣而詭異的事情。”鄭融認真道:“我們可以試著想象祂的心態——一個永遠不會衰老,或者說壽命堪比宇宙星雲般漫長的個體,在看到未知的族群中,一批又一批人死亡,族群新生兒不斷出生,用種群的新陳代謝來換取個體的永生時,會怎麽想?”

衛戎說:“會覺得這種生物十分低等。”

鄭融贊同地說:“是的,螞蟻一樣殺也殺不完,每一個宇宙的瞬間,有成千上萬人死去,又有更多的人出生,像亞馬遜大蛙或者鮭魚,白蟻……這是低級生命形式的特點。祂簡單地給地球人下了定義,我覺得和您所想的差不多。”

“那麽為了制造合適個體。”鄭融按下播放,畫面以緩速前進:“它作了一個決定。它認為必須促進整個人類種族的進化,未來才能篩選出合適的‘殼’,於是祂取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基因……”

畫面上的瑪雅星人正在一塊水晶前分離一滴玫瑰紅的血液,水晶把血液放大了無數倍,現出密密麻麻的符文片段,它們彼此精細地交接在一處,牢牢嵌合,猶如宇宙造化工巧之力的極致。

全場屏息。

“它使用自己的一部分血液,提取了上億個基因片段,並把它們植入了人類的身體裏。是這一段。”鄭融按了幾個按鈕,現出螺旋基因鏈上的一小段。

那一段模糊不清,鄭融解釋道:“這是由醫學協會提供的人類基因鏈譯碼樣本,我們查找了接近一個月,終於找到了它的變異體。”

基因鏈片段上,外來的符文色彩變得黯淡,被其他基因糾纏著覆蓋,幾乎無從辨識。

“是什麽人的。”衛戎道。

“每一個人。”鄭融回答:“上萬年後,我們的身體裏,每一個人的血液中,都有祂的基因,我們在一千人裏取樣,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就在這一段。”

“遺傳學家們的討論小組得出報告。”鄭融又說:“人類本體基因對外來基因產生了幹涉,令它轉化為隱性,而……尚未發現顯性的人。”

衛戎沒有說話,鄭融也沒有說話。

“在祂的計劃中,需要比較漫長的等待。”鄭融不帶感情地說道:“於是祂再次離開了地球,前往銀河系中央,接下來則是第四塊石板的內容了,這裏非常重要,瑪雅星人的侵略原因都在最後一塊石板上,各位需要休息一會麽。”

衛戎又問:“可以,我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麽它會留下石板?”

鄭融說:“或許是怕自己回來的時間太久,也或許是期待人類的瞳孔,身體能夠在他不在的地球上的時間中,進化出合適的個體。所以它留下了石板,所有符合條件的人,能夠讀懂它,先中場休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