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安寧洲全部方鎮通用詞匯簡表

南極,南極人(Antarctics):大陸最南端高緯度地區。也指來自該地區社群的人。

北極,北極人(Arctics):大陸最北端高緯度地區。也指來自該地區社群的人。

灰吹發(Ashblow Hair):一種明顯的桑澤血統特征,在當前繁育者職階的標準體系中被認為有正面作用,有此特征者被優先選擇。灰吹發明顯更加粗糙稠密,通常呈向上噴湧狀;長度足夠時,發絲會下垂到臉部周圍和肩膀上。這種發質耐酸蝕,浸水後保水量少,在極端情況下,被證實具有灰塵過濾能力。在多數社群,繁育者標準只強調發質;但在赤道地區,繁育者通常還要求天然的“灰燼型”發色(鉛灰色到白色之間,以出生時為準),才能得到認可。

雜種(Bastard):出生時沒有職階的人,只有父親身份不明的男孩才可能淪入此類。那些表現優異的人,可能在社群命名時,獲準使用他們母親的職階。

噴射口(Blow):一座火山。在某些沿海語言中,也被稱為火焰之山。

地熱點(Boil):地熱噴泉、溫泉,或水蒸氣噴射口。

繁育者(Breeder):七大常見職階之一。繁育者是因為良好健康狀況和身體特征被優選出來的個人。在災季,他們負責維護血統健康,並通過選擇方法改良社群或種族。生為繁育者,而又未能達到社群職階要求的人,可以在社群命名時選用一位近親的職階。

儲藏庫(Cache):用於儲存食物和其他補給品。社群隨時保留儲藏庫,配置警衛並上鎖,以備第五季來臨。只有得到認可的社群正式成員才有資格分享儲藏庫中的物資,盡管成年人可以用他的份額養育未獲得認可的孩童或其他人等。單個家族經常也維護他們自己的家族儲藏庫,同樣嚴加看護,不給非家族成員使用。

切拜基人(Cebaki):切拜基族人。切拜克曾是一個民族國家(桑澤帝國時代之前的政治系統,如今已經被廢棄),位於南中緯地區,盡管在多個世紀之前被桑澤帝國征服之後,其領土已經重組為方鎮治理結構。

沿海人(Coaster):沿海社群成員。很少有沿海社群有錢雇用帝國原基人擡升島礁,或用其他方式保護社群不受海嘯威脅,所以沿海城市總是需要不斷重建,因而比較容易缺乏各種資源。大陸西海岸人常常皮膚蒼白,直發,有時雙眼長有內眥褶。而東海岸居民更多皮膚黝黑,鬈發,有時雙眼長有內眥褶。

社群(Comm):社會群體。帝國統治系統中最小的社會政治單位,通常對應一座城市或者村鎮,盡管很大的城市可能包括幾個社群。社群中得到認可的成員,是那些有權獲得藏庫份額,享受保護的人,他們相應地通過納稅等形式向社群做貢獻。

無社群者(Commless):罪犯及其他未能得到任何社群接納的人。

社群名(Comm Name):多數帝國公民名字的第三個部分,表明他們的社群歸屬和權益。這個名字通常在青春期授予,作為長大成人的標志,表明此人已經被認可為社群中有價值的一員。新加入社群的移民可以要求改用新的社群名;如被接受,新社群名就將成為其名字的一部分。

童園(Creche):因年幼而無法工作的孩童受照顧的場所,以便成人可以為社群完成必要工作。條件允許時,也是學習場所。

赤道地區,赤道人(Equatorials):靠近並包括赤道在內的低緯度地區,沿海地帶除外。也代指赤道地區社群成員。由於氣候舒適,大陸板塊相對穩定,赤道地區社群往往繁榮富庶,政治影響力強大。赤道地區一度是舊桑澤帝國的核心。

斷層(Fault):巖層破裂較為頻繁,嚴重地震和火山噴發較常見的地區。

第五季(Fifth Season):特別漫長的冬季(按帝國標準,持續時間要達到六個月以上),因地質災害活動,或其他環境劇變而引起。也簡稱為災季。

支點學院(Fulcrum):舊桑澤帝國人建立的半軍事組織,成立於獠牙季之後(帝國紀元1560年)。支點學院總部位於尤邁尼斯城,盡管在南北兩極還有兩座分院,以便覆蓋盡可能廣闊的地域。支點學院訓練出的原基人(或稱為“帝國原基人”)能夠合法使用原基力,過程受到該組織嚴格規約,並有守護者嚴密監視;而通常來講,這種行為是被禁止的。支點學院自主管理,自給自足。帝國原基人身著標志性的黑色制服,俗稱“黑衫客”。

地工師(Geneer):詞源為“地學工程”。指從事土木項目的工程師——地熱設備、隧道、地下基礎設施、采礦等。

測地學家(Geomest):研究自然界中的巖石及其分布問題的學者,有時也泛指科學家。狹義的測地學家研究巖性學、化學和地理學,這些在安寧洲都不被看作單獨學科。少數測地學家專門研究原基力學——對原基力及其影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