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學道武當(第2/2頁)

清虛觀就是這麽一座道觀,方孝玉費了一番功夫才打探到這一座道觀。

道觀不大,只有十幾間房子大小,乍一看就像是一座小庭院一般,觀中也就只有一老二小三名道人而已。

老道看上去有六七十歲,頭發花白,紅光滿面,一身道袍,於道觀之前的平地之上打著道家養生拳術,神態悠然,四周雲霧飄渺,乍一看好似神仙中人。

兩個也就十一二歲的小道童坐在那裏,托著下巴,有一個小家夥不時的點一下頭,走近一看,分明就是在打瞌睡。

方孝玉沒有驚擾老道,遠遠的觀看老道的拳法,以方孝玉的眼光自然看出這一套拳法並沒有什麽威力,也練不出什麽內息,可是這卻是一套健身養生的拳術,可以活動周身氣血,常練之下的確能夠起到延年益壽之功效。

好一會兒,老道渾身氣血活動開來,額頭之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之後,這才緩緩收拳。

兩個小道童反應過來連忙跑過去將毛巾遞上,而這會兒方孝玉才緩緩走了過去。

老道注意到方孝玉,看了方孝玉一眼,就見方孝玉向著老道抱拳作揖道:“小子方孝玉,見過道長!”

看著方孝玉那再標準不過的道家作揖之禮,老道微微點了點頭道:“你就是方孝玉嗎,既然你要學道,那麽接下來的時日就在觀中住下吧。”

方孝玉恭敬的點了點頭。

他可是托了人,花了銀錢才算是找到這清虛觀的,既然向人學道,那麽就要拿出足夠的尊重來,尊師重道向來是方孝玉所推崇的。

老道洗漱一番,於靜室之中盤膝而坐,檀香淼淼,方孝玉盤坐於蒲團之上,於老道相對。

看了方孝玉一眼,只聽得老道開口道:“道諺有言:欲學道,先學禮,對於我道家禮節,你了解多少?”

方孝玉對於道家文化不可能沒有一點了解,聞言沉吟道:“據《道藏·道書援神契》:‘跪拜:《周禮》拜有九等,今稽首,周法也。《書》曰:拜稽首。《禮記》曰:受立不跪。’說明道家稽首朝拜之禮,源自於周代古禮。陳攖寧先生在《答江蘇如臯知省廬》一文中說:‘道教方外,仍用自己姓氏,不忘本,不背親,不絕倫常。’”

老道聞言捋著胡須微微點頭,帶著幾分贊賞道:“國人傳統的抱拳問候,即是道教禮節;雙手合十,乃為佛家禮數。”

方孝玉繼續道:“道教抱拳問候,稱為‘作揖’或者‘揖禮’。依據道教傳統,男子揖禮問候,以左手在上;女子揖禮問候,則右手在上。同時兩手互抱對側拇指(兩手虎口形成太極形狀),即是《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之義。打坐結印,亦依此法式。對祖師行禮,抱拳置於額前;對親友問候,則置於頜下;對師長揖禮,則抱拳鞠躬90度。”

聽了方孝玉的敘述,老道笑著頷首道:“看來你是真的有心學道,如今知道這些道家常識的人當真不多了。”

方孝玉恭敬道:“還請道長不嫌小子愚魯,授我道家精髓。”

似乎是完成了對方孝玉的一番考教,接下來的時日,方孝玉開始了朝九晚五的學道生涯。

方孝玉精神力強大,又步入先天之境,無論是精神還是體力都非常充沛,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幾乎十幾個小時都用來學習,進步之快簡直令老道為之驚嘆,認為自己遇到了良才美玉,更是傾心教導。

進入現代社會,許多以往道家各個流派內部所流傳的道家術語都流傳了出來,不再稱為各個流派的不傳之秘,方孝玉有心收集之下,自然不是什麽難事。

雖然老道對於其他流派的道家術語不是很精通,可是有方孝玉收集而來的資料,給方孝玉開解卻不是什麽難事。

時間就好似流水一般匆匆而過,一轉眼就是兩三個月過去。

方孝玉就在這武當山之上練拳習武學道,整個人雖然殺伐之氣仍然存在,可是卻收斂了許多,似乎是沾染了幾分道家氣息,給人幾分出塵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