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暴風雨將至(第2/2頁)

所以說趙敏對方孝玉的手段很是欽佩,異位而處的話,趙敏感覺自己都沒有方孝玉這般的能力和手段。

楊逍、白眉鷹王、五散人,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桀驁不馴之輩,想要他們心悅誠服的聽命一人,怕是只有陽頂天復生,所以趙敏沒有想過明教能夠整合在一起,畢竟一群桀驁不馴之輩是不可能相互妥協臣服於他們之中的某一人的。

一個分裂的明教也威脅不到大元,但是方孝玉橫空出世,短短的幾年功夫而已,從一介無名之輩成為了名動天下的一方教主。

看著站在高台之上,英姿勃發的方孝玉,趙敏眼眸之中閃過一絲欽佩和迷離之色。

因為執掌大軍,所以方孝玉最清楚眼下這數萬人馬最缺少的是什麽,於是方孝玉吩咐張無忌、五散人等人親自督促這些人馬演練軍陣,先操練半年再說。

索性昆侖山地處西域之地,蒙元的勢力倒是滲透不到這裏來,所以四五萬的人馬聚集在一處空曠的山谷當中每日操練,蒙元朝廷卻是一無所知。

因為天下各分壇損失了一批精銳人馬,再加上一個個的要為將來起義積攢力量,所以對於各地起義的支援力度大大減弱,這就使得天下起義浪潮一下子就陷入到了低谷當中。

隨著一處處的起義被剿滅,大元天下大有山河清平,無有動亂之象。

為此作為統領大軍負責剿滅天下各處義軍的大元帥,汝陽王還受到了大元皇帝的嘉獎。

只是汝陽王對於這般的情況卻是生出一種擔憂和憂慮來,以汝陽王的經驗,天下義軍不應該如此詭異才對,就好像是一下子齊齊潛伏了起來似得。

這種異常以汝陽王的經驗來看絕對不是什麽好事,搞不好就是在積聚力量準備更大的起義。

然而他的這種猜測和擔心卻是沒有辦法稟報給大元皇帝,現在大元上下都在為起義被鎮壓下去而歡喜,如果他不知趣的上去告訴大元皇帝還有一眾貴族大臣,這不過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只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他的話吧。

汝陽王看了看大殿之中歌舞升平的景象,心中暗嘆一聲,只好默默的坐在那裏喝酒。

根據汝陽王府潛入光明頂的暗探傳出的消息,趙敏曾在光明頂現身,倒是沒有性命之憂。

只可惜那名暗探只將消息傳出就失去了聯系,明顯是被明教所察覺斬殺了。

方孝玉可是在情報方面下了極大的功夫,所以說就算是汝陽王府在光明頂安插了不少的眼線,可是卻一個個的遭了滅頂之災,愣是被查出大半,至於說剩下的那些也都被震住了,一個個連消息都不敢往外面傳。

若非如此的話,明教聚集了五萬精銳於昆侖山之中操練,如此的事情絕對已經被大元所偵知了。

汝陽王試圖派人前往光明頂救人,只可惜王府之中的那些供奉一聽要前往光明頂從方孝玉的手中救人,一個個頓時萎了一般,不管他許下什麽樣的好處,愣是沒有一個人敢出頭的。

不過汝陽王無法說動那些供奉,卻是派出了一支密宗僧人隊伍前往光明頂。

因為方孝玉和張三豐聯手絞殺八思巴的緣故,如今兩人已經成了藏地的公敵,許多藏地強者紛紛走出一座座的寺廟進入中原之地。

這些僧人憑空增強了大元的實力,不少都被汝陽王所招攬,所以說這一支來自於貝格寺的僧人加起來有六人,六人之中有兩人修煉龍象般若功,其中最強的達到了先天中階,最差的也處在後天巔峰,可以說這樣幾名僧人,除非是遇到了宗師強者,不然什麽全身而退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貝格法王就是這一支隊伍當中實力最強,修煉了龍象般若功的僧人,貝格法王乃是八思巴的信徒,得知八思巴竟然在中原之地為人圍毆坐化圓寂,貝格法王第一時間就帶領寺中高手趕來中原之地。

如今他就是奉了汝陽王的命令前往光明頂,尋機救出被困在光明頂之上的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