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會當淩絕頂(第2/2頁)

人類的大腦就相當於數據庫,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數據庫”都會像智能機器人的數據庫一樣記錄那麽多對“賺錢無用”的東西。

這就是智能機器人存在的意義。

“作為人類生活的一種補充存在著。”

進行完這次實驗之後,車隊開拔繼續朝著喜馬拉雅山脈出發,準備進行此次測試之旅的最後幾次試驗。

到目前為止,看過直播的人已經對於FW系列機器人很滿意了。

對於它能不能爬上珠穆朗瑪峰,他們一點都不在意,就算是爬上去了,也只是為機器人添加一個噱頭而已。

畢竟,沒有用戶會需要機器人去爬大雪山給他們采雪蓮,也沒有客戶會住在八千多米高的山上。

它們最大的用處還是在家裏照顧客戶的生理和心理日常。

或者是出去逛逛商場、壓壓馬路。

甚至是去野外……踏踏青。

他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什麽時候正式發售?以及每台機器人多少錢?

還有……能不能定制?

不過當車隊到達高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時,直播前的觀眾還是感覺到了一種震撼。

這裏雖然離珠峰還遠,而且也不是最高,不多這裏已經能看見眾多下邊的山頭了。

而且到處白雪皚皚,天空也是碧藍一片,顯得格外聖潔。

當然,觀眾們看著是不錯,但是實驗人員們就受不了了。

5200米啊,太尼瑪高了。

高原反應可不是鬧著玩的。

他們以前都是各個學校的學習尖子,這也就代表著他們學習有多努力,順便的體育鍛煉就落下了。

在之前海拔逐漸升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吸氧的吸氧,吃藥的吃藥了。

有的已經差不多適應了,但是有的依然是那個鳥樣。

不僅僅人是這樣,電子設備和機械設備也會有“高原反應”,畢竟這個地方的氣壓、溫度、氧氣含量、宇宙輻射等等都跟低海拔的地方不同,這些東西也不能馬上的適應。

很多跟過來的吃瓜群眾的車輛和電子設備就遇到了一些狀況,實驗人員的那些普通的電子設備也是。

也只有董晨這些改裝過的器械,才可以這麽隨便的浪。

當然,還用董晨,這貨也是毫無感覺。

除此之外,也就是那五台不是人的“人”了,它們甚至連衣服都不用穿,它們表層的矽膠皮膚在零下60度都能保住彈性。

現在才零下十幾度,完全無礙。

不過,為了直播間不被封,衣服還是要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