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機器人也要上天(第2/2頁)

“大概……是吧,你這個比喻有點意思。這裏邊估計會有很復雜的分配,看國家和弧光集團怎麽分配了。”

“那也夠可以了,就是不知道弧光航天的空間站會是什麽樣的,現在開始設計的話,什麽時候才能見到。”

“按照‘弧光速度’的話,我想……很快就見到的。”

“就是不知道會建多大,能不能先來個‘未來暢想’或者什麽‘未來規劃圖’,讓我們先過過癮啊。”

“估計大不了,資金的投入絕對能拖死一般的企業,雖然弧光航天背靠弧光集團,但是……”

“先別但是,我們現在的考慮基點是現有的空間站技術和發射技術,弧光航天這裏可不一樣,最起碼以前占大頭的運費絕對能省下來,現在就看它的空間站制造成本和能力了,所以還真的不好說。”

“那是不是代表著可以出現科幻片中的那種空間站或者空間港了?!”

“還真不好說,這就看弧光集團的理想了……”

事實上,弧光集團的理想是大的沒邊的。

在董晨和趙剛交流的時候,董晨聯系的其實不是“總部”,而是聯系的孫浩,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孫浩知道弧光集團的實力,這件事在其他的公司來看暫時是不可能的,但是弧光集團還是能完成的,並且能用來盈利。

而且這件事絕對是引領潮流的,是他孫浩最愛幹的事。

在吃瓜群眾的討論中,弧光集團迅速的就給出了答復,那就是未來的天宮空間站絕對超乎想象,未來的規劃已經在設計中,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

至於現在,最重要的是完成天宮空間站一期的工程,而且根據國家航天局的要求,弧光科技還要為空間站配備智能維修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對於弧光科技來說就簡單了,所以很快就有了方案,並且制造了出來。

而華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那裏的速度也不慢,總裝早就已經完成了,一直在做檢測工作,本來都準備上長五一個一個發射了,但是現在接到的命令是空天運輸機要一塊打包運上去。

所以那兩個實驗艙的最後測試工作也迅速的完成了。

按照弧光航天的要求,兩個艙室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送到了最近的一個軍用機場,沿路的市民們也算是見了一回奇景。

核心艙那次他們已經見了,是運到了港口,然後裝船通過海運運到了濱海發射基地,這次竟然運到的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