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繁瑣的月球生活第一步(第2/2頁)

“還有,不是說初期是要住在旁邊的那個溶洞中嗎?怎麽直接降落到了溶洞外的空地上?”

其實之前的登月步驟和國家的登月步驟並沒有什麽不同,只是乘坐的飛行器不大一樣,扔下來的東西稍微多了一點罷了,真正的不同從這裏才開始。

由於他們不著急回去,並且要在月球上待很久,所以他們不急著搞形式,而是注重實幹。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月球這個無依無靠且危險的地方,立即安排好住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可靠的落腳地點,其他往後的一切事情才可以開展。

生活艙一共有四節,不過只有兩節有專門的月面進出門,所以他們進入的時候不能著急,因為在他們進入生活艙之前還要“撣撣土”。

在地球上進門之前撣土是為了幹凈,在月球上這麽做卻是為了活命。

月塵主要是月球遭受隕石體反復撞擊產生的,其中有晶質顆粒、火成巖碎塊玻璃質碎片及微量金屬顆粒等等,而且由於沒有地球上那樣經年累月的侵蝕作用,所以這些月塵的棱角非常鋒利。

月塵會附著在宇航服上被帶回生活艙內,而在生活艙內的宇航員都基本上和地球上的裝扮沒什麽兩樣,月面上的低重力環境也只會幫助這些塵埃更加容易地深入身體組織。

所以一旦進去眼睛或被吸入肺內,這些超微細、擁有尖銳棱角的月塵就會引起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引起眼睛疼痛、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問題都是小事。

這些月球塵埃已經經受了上百萬年的宇宙輻射,它們中很多都含有放射性,進入人體後可能會和人體的某些組織發生反應。

這個過程中你要是成功進化了,那麽恭喜你,你當了十輩子的好人終於有回報了。

如果沒有,而是你直接掛了,那也沒關系,那是正常操作。

如果是沒直接掛掉,而是發生了某些讓你痛苦不堪、受盡折磨的變化,那麽肯定是你前幾輩子做壞事做的太多了。

除了對人,月塵對於一些防護性不好的設備的腐蝕和磨損性也非常大,所以不得不防。

當宇航員們都到達了生活艙旁邊之後,專門的過渡艙室就打開了,他們的新型艙外宇航服本就沒有攜帶多少月塵,經過了入口處的電荷通道之後就又帶走了一部分,然後進入氣閘艙被壓縮空氣一頓猛吹,所有宇航服外攜帶的月塵就被清除幹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