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3/4頁)

而現在Iris在這裏,正與其他三名受刑人彼此交纏。其中一名男人正騎跪於Iris後臀處,將挺立的陰莖送入Iris體內。他的左腿歪斜成一種不可能的角度,顯然已遭折斷。而另兩名生化人(應是一男一女)則撕扯著Iris背部與頸部的筋肉。Iris美麗的臉上沾滿了艷紅色黏液,正將一段手指一類的殘肢自口中唾吐至地上。鮮血在他們的臉、他們光裸的皮膚上攀爬。那皮膚表面滿是瘡口,蓄養著無數蛆蟲。蒼蠅在他們四周嗡嗡旋飛。許多不知名的細小蟲蚋停留於四處碎散的血肉之上……

受刑人們發出淒厲的號叫。

如同某一具質量感之不明實體突然侵入K頭部,且暫停於彼處。K的呼吸鈍重起來——

他頭痛欲裂,本能性地後退,卻因典獄長Dai的神情而停步。

Dai沒有說話,亦無任何動作。仿佛突然終止了自己作為一位下屬,一位接待者的身份。K看見他皺起眉頭,專注地凝視著受刑人們彼此交媾、撕裂吞食。亮度晦暗,無數透明倒影占據了他的黑色瞳眸,仿佛那倒影本身已取代了Dai自身之靈魂實體一般。

K突然領悟,那水面倒影,此刻Dai臉上幻夢般的神情,竟與那受刑中的退化生化人並無二致……

然而K將很快了解,這並非特例。於K往後的情報生涯中,在他偶然會同其他相關官員再次“檢閱”此類行刑過程時,K竟發現,他們臉上呈現的神情,或惡心不適,或恍惚迷醉,或二者兼而有之——看來竟與Dai全然相同。

(所以,那是人類的制式反應嗎?……在人類心中,罪是什麽?刑罰是什麽?仇恨又是什麽?什麽才是他們認為不屬於人的? )

那與K自身觀感何其相異。事實上,在親眼得見“重度退化刑”的當下,K的第一反應,是“嫌惡”。

他嫌惡那些炫耀式的刑罰。他嫌惡那些人類聯邦政府之高官政客。他嫌惡他們惡心與迷醉並存的面容。然而他同樣嫌惡那些生化人受刑者,無論退化前後皆然。他嫌惡、排斥所有關乎此刑罰之一切——無論是設計者、執行者、受刑者或觀看者,甚或刑罰本身,一切皆令他昏眩欲嘔。

那是否與他後來的背叛有關?

那是否是除了Gödel審訊事件之外,在更早之前,另一個促使他背叛人類聯邦政府的遠因?

“這是本監獄最重的刑罰。”典獄長Dai回過神來。方才迷醉之瞬刻像是未曾存在,“所以說,如我剛才跟您報告,執行細節上,劑量與空間配置是很重要的。那直接決定了刑度的輕重。”Dai簡短地結束了他的說明,“局長,我帶您出去。這邊請。”


[1] 據史家R.L.考證,關於“盲侏”一事,系於公元2114年7月間首次出現於一英文博客文章中(僅知該博客作者署名“Charlie Brown”,然無法確認該作者之真實身份)。於該篇名為“異獸考”(Cryptozoology)之文章中,作者羅列數種自古典時代以來即流傳於世之異獸傳聞,包括尼斯湖水怪、喜馬拉雅山雪人等著名傳說,並旁及其余較不為人知者。而“貝加爾湖地底‘人形盲侏’”亦列名其中,為所有異獸傳說中年代最為晚近者。其中每種異獸僅以約150字作簡單描述,甚多語焉不詳處。此為“盲侏”一詞首次出現於公開傳媒之上。然而奇怪的是,其後百多年間,盡管關於“盲侏”傳聞始終不斷,但於可考之文獻與電磁記錄中,均以出現於個人網志、網絡微型媒體、同人刊物等小型傳媒為主,未曾出現於任何發行量較大之公眾傳媒上。也因此,“盲侏”之事並未如古典時代“雪人”等傳說大規模流傳(然據考證,始終確有少部分人堅信盲侏之存在。史家R.L.曾懷疑若針對此類群體進行分析訪談,當可準確追索出盲侏傳聞之來源,然而由於難度太高,終究功虧一簣)。直至2282年,人類聯邦政府官方档案首次解密,世人方才知曉所謂“盲侏”之真相。於接受Discovery頻道《會說話的動物:盲侏之謎》專訪時,史家R.L.表示,自己早在17年前就開始追蹤有關“盲侏”之真相,並對部分相關人士進行口述歷史訪談。“那確實是從一個礦坑開始的。”R.L.表示,約於160年前,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北側該處原本只是個普通的鐵礦礦區,隸屬於人類聯邦政府國營之西伯利亞礦業公司所有,“據調查,當時開采的全盛時期已過,鐵礦礦砂產量已萎縮至最高峰時期的四分之一。然而‘盲侏’的發現卻為該地帶來了大規模的意外變動。“‘盲侏’的存在,最先是以鬼怪軼聞形式於礦工間流傳。”R.L.向節目記者說明,由於鐵礦產量已然下降,當時礦工數量其實已經不多,少數是來自中亞地區的農家子弟,多數則是生化人,“當然,時代已變,實際上地層開挖的工作已多由機械人取代;多數時候,生化人礦工僅負責操作這些采礦機械人。”R.L.強調,“但有趣的是,關於‘盲侏’的最早傳聞,竟是由這些生化人礦工開始的。“礦工間開始流傳地底存在不明‘人形鬼獸’的傳言。”R.L.表示,“傳言內容繪聲繪影,甚至提及該生物之外形細節。顧名思義,這所謂‘人形鬼獸’十分近似人形,四肢與軀幹類同於人類;但直立似乎並不完全,脊柱微彎,皮膚黏滑,顱形則較一般人類更為尖長……“一開始,礦業公司資方完全不當一回事;認為此純屬無稽。但據說後來在一次公司管理階層與聯邦政府高層官員的餐宴之間,該管理階層人員無意間將此事提出,引為談資。”R.L.表示,此部分史料較為模糊,過程不敢百分之百確定,但結果倒是相當清楚。“意外的是,官方對此一‘流言’之態度頗堪玩味。一段時日之後,聯邦政府竟大張旗鼓派出一工作小組進駐礦區,展開探勘調查,並開始對許多廢棄坑道進行地毯式搜索。”R.L.指出,“這確實出人意表。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三個月後,調查結果出爐,竟宣布該‘鬼獸’確實存在……“據當時官方記錄——我必須強調,那只是官方記錄,”鏡頭前,R.L.露出曖昧的笑容,“……那‘鬼獸’是某種在演化上與人類關系極為親近的類人生物;約於距今90萬年前與人類在演化歧路上分道揚鑣。據推測,於某些特殊機緣下,它們偶然經由巖層縫隙進入了地底,而後便於此孤立環境中獨自演化,形成今日所見之物種……同於其他地底生物,此‘人形鬼獸’之雙眼並無視力,且或由於脊柱彎曲且直立不全,其身量看來較人類矮小。因此取‘盲眼侏儒’之意為其命名,簡稱‘盲侏’。“經調查,‘盲侏’族群數量十分稀少,共約三十余只……調查完成後,人類聯邦政府表示未來將全數移置這三十余只‘盲侏’,作為國家科學研究之用。而由於先遣研究團隊必須進駐,加之以鐵礦產量已少,遂決定關閉鐵礦礦區……”R.L.稍停,“我現在所說的這些,均來自我個人之考證訪查。在當時,‘盲侏’這件事是對外保密的,知情者僅限於人類聯邦政府與西伯利亞礦業公司少數決策高層。有趣的是,我只查到政府決定‘移置’這群盲侏為止,之後,從原先既有管道就查不到任何資料了。“我查不到這群盲侏的確實下落。它們究竟被‘移置’到了何處?政府說要作為科學研究之用,那麽,到底是有哪些研究單位接收了這群盲侏?”R.L.做了個手勢,“完全不清楚。17年前,我追到這裏,後來就完全卡住,找不到線索繼續追下去了……“直到去年,官方公布了相關歷史档案。這些文件與電磁資料羅列了當初接收‘盲侏’的研究單位……但我必須說,對於档案真實性,我依舊高度存疑。我不明白官方為何選擇公布這些档案。但總之,截至目前,我依舊查不到關於這些研究單位的翔實數據。或許那畢竟是很久以前的研究單位了?但即使如此,在160年前,這些研究單位是否確實存在?我認為非常可疑。本於追求真相的學術良知,且容我大膽假設——”R. L.強調,“根據我所調查到的一些周邊資料(換言之,就是間接證據),說是將‘盲侏’送去作為科學研究之用,可能是個完全顛倒的說法。實際上是,‘盲侏’很可能根本不是什麽演化的自然產物,而是人類某種生物實驗的結果!……推測起來,可能是實驗失敗的產物(劣質品、副產品或未完成品);而後不知為何,有所疏漏,並未將這些劣質品銷毀,卻讓部分‘盲侏’流落在外——“目前我已掌握了一些曖昧的證據……”R.L.表示,“是關於‘盲侏’的語言能力。這些證據顯示,盡管狀似野獸,但它們居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語言能力。換言之,那是一種會說話的類人動物。更驚人的是,這些證據甚至暗示‘盲侏’所使用的語言與英文十分類似!……一個簡單的推斷是,如果盲侏真如官方所說,是距今90萬年前演化歧路的自然產物,那麽在自然演化、隔絕環境之下所產生的語言,將必然與現有人類語言有著相當差異。若真與英語相似,那也未免太過巧合……”以上數據均見於Discovery頻道《會說話的動物:盲侏之謎》節目。該節目首播時間為公元2283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