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拉瑪人,羅馬人(第2/4頁)

尼柯爾幾乎被薩巴蒂尼胡說八道激怒了,她內心突然湧起了一股要與薩巴蒂尼比試比試的竟爭渴望。稍停,她又樂了,覺得自己真是孩子氣。“不過我得在一個適當時候問問薩巴蒂尼,這信口胡扯到底算怎麽回事!”尼柯爾一邊笑著,一邊想。

從旅館到晚會去的路上,足足花了四十分鐘。哈德裏安宮坐落在羅馬的城郊,離娛樂城蒂沃利不遠。車上,除了尼柯爾,還有最不愛說話的山中宏。一路上,兩位乘客都默不作聲。尼柯爾想起兩個星期以前,在薩巴蒂尼給山中宏拍個人專訪時,十多分鐘裏,薩巴蒂尼使出了渾身解數,費盡心機,只套出了他兩三個單音節詞,搞得薩巴蒂尼很是沮喪。最後,她無計可施,便問:謠傳他是一個機器人這事,是否屬實。

“什麽?”山中宏沒聽懂。

“你是不是一個機器人?”弗朗西絲重復,臉上掛著惡作劇的笑意。

“不是。”日本飛行員答道,平平淡淡,表情依舊。攝像機剛好拍下了他面部的特寫鏡頭。

尼柯爾無聲地笑了。

小車轉入小道,離目的地哈德裏安宮還有最後一英裏,車速變慢,交通開始擁擠不堪。路上,除了參加新年晚會的人們以外,成百上千的人們紛至沓來,都來湊熱鬧,想瞧瞧名人的風采。那些專門拍名人照片的攝影師們也跑前跑後,忙得不亦樂乎。於是乎,車行人擠,把狹窄的單行車道弄了個水泄不通。

自動車終於上了一個圓形車道,然後停住了。尼柯爾深吸了口氣,以平定自己的情緒。透過暗色的車窗,她看見一群攝影師和記者奔跑著,撲向小車。看樣子,似乎不管這車裏坐著誰,都要一並“擒獲歸案”。車門自動地開了,尼柯爾慢步移出車外,用麂皮大衣緊緊地裹住身子,小心地不讓腳後跟絆住。

“她是誰?”她聽見有人問。

“弗朗哥,快過來,快點!這是宇航員德雅爾丹。”

一陣熱烈的掌聲四面響起,閃光燈不停地閃爍。一個風度翩翩的意大利紳士走上前來,挽著她的手,護佑著她。人們圍繞著,糾纏著,幾個麥克風幾乎伸到了她的臉上。她聽見許多的聲音,操四五種不同的語言,同時在發問。

“為什麽你拒絕個人專訪?”

“請除去大衣,讓我們看看你的禮服。”

“其他宇航員接受你這個女大夫嗎?”

“停一停,請笑一笑!”

“你怎麽評價弗朗西絲·薩巴蒂尼?”

……

尼柯爾什麽也沒說。保安人員把人群攔了回去,引她上了一輛電動內勤車。四座電動車沿著山間小路朝山邊緩緩駛去,把喧鬧的人群拋在後面。一位二十多歲的意大利姑娘殷勤地用英語給尼柯爾和山中宏解說著周圍的勝景遺跡。

她告訴他們,哈德裏安,公元117年到138年統治羅馬的皇帝,為了自娛,修建了這規模宏大的宮城。他自己親自設計,把在遙遠的外省巡視旅行時見過的所有風格的建築,都濃縮在這片占地三百公頃的台伯蒂尼山山腳的平地上,成為千古的絕作。

電動車緩緩前行,駛過各色各樣的古建築群,現出節日之夜的全部情致和美妙。華燈輝映,無言地道出這千年古墟昔日的榮耀和輝煌。看看,古時的雕像又重新裝點著古老的庭院和廳廊。無頂的殿堂,禿露風化的石墻,卻在講述著久遠的故事,嘆息那如煙雲一般逝去的渺渺時光。

電動車經過一個方池,只見一群宏大的古埃及風格建築圍繞著它。尼柯爾已經記不清到底走過了多少處遺跡,只覺得這宮城氣勢恢宏,令人贊嘆。

尼柯爾回憶著過去的歷史,記起了安蒂諾烏斯的故事,笑了笑,心中想道:“他已經死去兩千多年,算得上是人類歷史上最有才華的人物之一。他是士兵,統治者,又是語言學家,終生大部分時間卻索然獨居。他曾經有過短暫的、火一般的熱情,最後卻成了悲劇人物。”

電動車在一條步行小道口停下,導遊最後說:“為感謝和平女神的庇佑,追憶兩千年前的一段長時間的和平時光,在人們的慷慨捐助下,政府2183年決定重建哈德裏安水上劇場。工程在2193年峻工,這就是你們將要看到的是整個古皇宮的最後一處景觀。在飽覽了原作的遺跡後,這最後的復制品會讓你們對皇帝生前的皇宮有一個完整的印象。整個建築竣工於2193年,開始用作慶祝國家盛事的場地。”

一些個子整齊,相貌英俊,衣冠楚楚的意大利年輕人在小路旁迎候客人,穿過“哲人廳”,就到了水上劇場,安全人員檢查以後,客人們匯入了人群之中。

尼柯爾被這漂亮的建築迷住了。建築群呈圓形,直徑約40米,四周水波環繞,把中心小島同宏闊氣派的柱廊分開。島上,立著劇場大廳,幾間小屋側侍在旁,大廳前面有一塊很大的空地。水面和柱廊上面無頂,放眼望去,空闊舒展,自由快暢之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