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司令官之死(第3/3頁)

她的頭部剛越過手術台,就感覺到鮮血在飛濺。當她看到波索夫的身體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他的傷口裏,鮮血正汩汩地湧出;手術刀深深地陷進了他的腹裏,而且還在往裏切。是波索夫的微測器在“嘩,嘩”地狂叫!在手術前,尼柯爾曾輸入過命令,把他的允許公差數據範圍調得很寬。

看到這恐怖地景象,尼柯爾才明白機器人並沒有中止手術;她嚇壞了,不由覺得一陣惡心。她費力地保持住平衡,竭力抗住又一股顛甩的力量,歪斜著身子,伸長手去關掉了機器人的電源。

機器人的手從鮮血中縮了回來,折疊起來。尼柯爾想要止住噴瀉而出的血流。

三十秒鐘以後,正像它突然出現一樣,這股搖撼牛頓號飛船的神秘力量又突然地消失了。奧圖爾將軍終於站穩了腳,來到絕望的尼柯爾旁邊。

手術刀造成的創口太大了,尼柯爾眼睜睜地看著司令官因失血過多而死去。

“上帝呀!我的天!”奧圖爾看著他朋友的屍體,失聲地呼叫。

報警的‘嘩,嘩”聲還在不斷地響。弗朗西絲恢復了攝像,剛好錄下了波索夫將軍生命最後10秒鐘的悲慘景象。

對全體牛頓號的隊員來說,這是一個悲傷而漫長的夜。手術以後的兩個小時裏,拉瑪進行了一連串的姿態調整。跟第一次一樣,每次調整持續約一到兩分鐘。地球最後證實,拉瑪的自轉速度和軌道都發生了變化。沒人知道這艘外星飛船的這些變化的確切意圖,也許只是一種對近日點的軌道進行調控的“方向改變”罷了。然而,速度和軌道的變化卻並不明顯,拉瑪還是沿著一條遠遠避開太陽的逃逸軌道疾飛。

牛頓號上的每一個人以及地球上的人們都被波索夫將軍的死擊懵了。新聞媒體和各國的人們都在歌頌他;他的同僚和朋友更是對他傑出的成就倍加稱贊。他的死被報道為一次偶然的事故,歸咎於在進行一例常規的闌尾手術時,拉瑪突然出現的不合時宜的移動。

但是,在他死後的八個小時內,人們都在問:為什麽恰好在這時候移動?為什麽機器人的自動保護裝置會失靈?為什麽在現場監護的醫生們沒有及時關掉機器人的電源?

尼柯爾,德雅爾丹也在對自己提出同樣的問題。她已經作出了書面的報告,並且把波索夫的屍體密封在一個真空的棺材裏,放入“軍事艙”後部一個寬大的儲倉,以備以後調查。她很快填寫了事故報告;奧圖爾,薩巴蒂尼,以及塔布裏也都寫了報告。但是,伽洛斯沒有提到,在拉瑪移動時,他的手曾經接觸到主控盒。這時尼柯爾並沒有料到他的這個遺漏很重要。

與國際太空署的官員舉行的電話聽證會,開得使人非常痛苦。尼柯爾成了所有愚蠢問題輪番轟炸的目標。好幾次,她不得不告誡自己,千萬要克制,不要發火。尼柯爾曾估計,弗朗西絲在這個聽證會上或許會作怪,故意給人們暗示點什麽;卻不想這個意大利女記者的報告很公正。

在新聞采訪中,尼柯爾同弗朗西絲談到她在發現波索夫的傷口滿是血時,感到很驚駭。采訪完了以後,尼柯爾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說是要睡一會,休息休息。其實,她哪有心思休息,她一次又一次地回憶手術時那危急的時刻。她當時能夠做什麽事改變結局嗎?有什麽可能的解釋,來回答機器人的自動保護怎麽會失靈的嗎?

經過細密的思考,尼柯爾認為,說機器人自動保護系統的失靈是因為設計的缺陷造成的,這簡直不可能。這些機器人在出廠前,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檢驗,有任何一點問題都不可能通過。所以,一定是人在什麽地方出現了失誤。可能是她或者伽洛斯在忙亂中漏掉了自動保護的初始設置;也可能是在飛船晃動以後的大混亂中,發生了什麽偶然的事故。

她徒然地回憶著,搜尋著,想找出點什麽答案。她感到非常疲憊心情沮喪,最後不覺沉沉睡去。對她來說,只有一件事非常清楚:有人死了,而她對此負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