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日暮時分(第3/4頁)

高岸博士呆呆地眺望對面4,000米外的“紐約”城的高塔形和球形建築。一次又一次,他通過臨時設立在環柱海邊懸崖上的望遠鏡望去,研究這些外形怪異的外星景致。

“你們知道,”他對沃克菲爾和弗朗西絲說,“我懷疑第一次拉瑪探險得出的有關‘紐約’的結論是否準確。我認為,這艘飛船很可能與我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沃克菲爾和弗朗西絲都沒有回答他。前者全神貫注地安裝著摩托雪撬的最後一個滑撬;後者則像往常一樣,忙著把沃克菲爾工作過程拍錄下來。

“看起來,這個城市確實是由三個相同部分組成的。”高岸繼續說,更像是在自言自語,“每一個部分又是由三個更小的大致相同的部分構成。但是,九個小區並不是完全精確地復制,而是呈現出細微的差別。”

“好了!”沃克菲爾說著,站了起來,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提前一整天完成。我應該試一試這機器的所有功能。”

弗朗西絲看了一下表:“我們差不多遲了半個小時,還要不要在晚餐前到‘紐約’城去兜兜風?”

沃克菲爾聳了聳肩,瞧著高岸。弗朗西絲走到日本科學家面前:“你怎麽想,高岸?我們去不去對岸,給地球上的人們拍一些近距離的‘紐約’城圖像?”

“完全可以,我是等不及了……”高岸答道。

“只是最遲你們得在19:30之前回到營地。”大衛·布朗打斷了他們的談話,他同海爾曼、威爾遜正在直升機裏,“我們今天晚上要認真的討論一下計劃,明天的許多活動內容都需要調整。”

“雷吉,”沃克菲爾說,“如果我們暫時把滑車系統的事放在一邊,雪撬又不出岔子的話,只要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越過冰面到達‘紐約’城裏,一會兒就可以回營地。”

“今天下午,我們已經把圓柱海以北仔細地搜尋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生物活動。這些城市就像是復制的一樣。在中央平原,沒有發現什麽意料之外的東西。我個人的想法是,明天朝神秘的南方出擊。”

“‘紐約’!”高岸叫起來,“我們明天的目標應該是‘紐約’,要對它作一次詳盡的調查。”

布朗沒有作答。

高岸走到懸崖邊上,望著50米下的冰面。他的左邊,有一條窄窄的小步梯直通海面。“摩托雪撬重嗎?”他向沃克菲爾。

“不太重,”沃克菲爾回答道,“但是它很大。你不想等我把滑車裝好再說?反正我們明天肯定可以去‘紐約’。”

“我可以幫忙擡。”弗朗西絲趕緊插了進來,“如果不瞧一瞧這‘紐約’城,今晚上我們討論計劃時,就說不出什麽新想法。”

“好吧,”沃克菲爾對她搖了搖頭,打趣地說,“只要新聞報道需要。來,我走前面,這樣大部分的重量就在我的背上;弗朗西絲走中間;高岸斷後。注意,滑撬的刃口很鋒利。”

他們很順利地到達了圓柱海的海面。

“棒極了。”弗朗西絲興奮地說,“這很容易!為什麽還要裝滑車?”

“因為可能還需要吊運其它東西,並且萬一出現意外時,還可以上下人員。”

沃克菲爾和高岸坐在摩托雪撬的前面,弗朗西絲帶著攝像機坐在後面。他們身後,摩托雪撬劃出了一條長長的軌跡。離“紐約”越來越近,高岸也變得越來越興奮,越來越活潑。

“快看那兒!”離岸邊還有500米時,高岸激動地說,“‘紐約’就是拉瑪的首府,這難道還有疑問嗎?”

到達岸邊,城市的景象呈現在他們眼前,三人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它的每一幢復雜建築構造,都展示著一種智慧生物的條理性和目的性。在七十年前,第一批探險隊員們已經發現,無論是這裏,還是拉瑪的其它地方,都空無一人。難道真的如首批探險隊員所猜測的那樣,這個被明顯地分成九個部分的城市,是一部巨型的復雜機器?或者,這個10,000米長、3,000米寬的長條形島嶼真是一個居民早已消失了的城市?

他們把摩托雪撬停在海的邊緣處,徒步沿著岸邊走去,不久就在圍繞城區的堤壁上發現了一條步梯。高岸興奮地走在前面二十米開外,弗朗西絲和沃克菲爾跟在他的後面。當他們沿著步梯拾級而上時,通過前面步梯的開口處,城市的細節漸漸地展現在他們眼前。

沃克菲爾被一幢呈奇特的幾何圖案的建築吸引住了。除了通常的又高又細的摩天大樓之外,其間分布著許多矩形結構、多面體結構,以及球狀結構。

沃克菲爾一邊用眼睛飛快地掃視著這些奇怪的建築,一邊在心裏說:“哦,看,那幢是十二面體,這是五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