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紀元(第4/9頁)

先行者打量四周,看到了信息波的發射源,那兒有一個鑲在地面巖石中的透明半球護面,直徑大約有一米,半球護面下似乎扣著一片很復雜的結構。他還注意遠處的地面上還有幾個這樣的透明半球,相互之間相隔二三十米,像地面上的幾個大水泡,反射著陽光。

先行者又在他的左鏡片中打開了畫面,在計算機的虛擬世界中,那個恬不知恥的小騙子仍在那根飄浮在半空中的大樹枝上忘情地唱著扭著,並不時向他送飛吻,下面廣場上所有的人都在向他歡呼。

……

宏偉的宏紀元!

浪漫的宏紀元!

憂郁的宏紀元!

脆弱的宏紀元!

……

先行者木然地站著,深藍色的蒼穹中,明亮的太陽和晶瑩的星星在閃耀,整個宇宙圍繞著他—最後一個人類。

孤獨像雪崩一樣埋住了他,他蹲下來捂住臉抽泣起來。

歌聲戛然而止,虛畫面中的所有人都關切地看著他,那姑娘騎在半空中的大樹枝上,突然嫣然一笑。

“您對人類就這麽沒信心嗎?”

這話中有一種東西使先行者渾身一震,他真的感覺到了什麽,站起身來。他突然注意到,左鏡片畫面中的城市暗了下來,仿佛陰雲在一秒鐘內遮住了天空。他移動腳步,城市立即亮了起來。他走到那個透明半球,伏身向裏面看,他看不清裏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細微結構,但看到左鏡片中的畫面上,城市的天空立刻被一個巨大的東西占據了。

那是他的臉。

“我們看到您了!您能看清我們嗎?!去拿個放大鏡吧!”姑娘大叫起來,廣場上人海再次沸騰起來。

先行者明白了一切。他想起了那些跳下高樓的人們,在微小環境下重力是不會造成傷害的,同樣,在那樣的尺度下,人也可以輕易地躍上幾百米(幾百微米?)的高樓。那些大水晶球實際上就是水,在微小的尺度下水的表面張力處於統治地位,那是一些小水珠,人們從這些水珠中抓出來喝的水珠就更小了。城市空間中飄浮的那些看上去有幾米長的奇怪東西,包括載著姑娘飄浮的大樹枝,只不過是空氣中細微的灰塵。

那個城市不是虛擬的,它就像25000年前人類的所有城市一樣真實,它就在這個一米直徑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類還在,文明還在。

在微型城市中,飄浮在樹枝上的姑娘—地球聯合政府最高執政官,向幾乎占滿整個宇宙的先行者自信地伸出手來。

“前輩,微紀元歡迎您。”

微人類

“在大災難到來前的17000年中,人類想盡了逃生的辦法,其中最容易想到的是恒星際移民,但包括您這艘在內的所有方舟飛船都沒有找到帶有可居住行星的恒星。即使找到了,以大災難前一個世紀人類的宇航技術,連移民千分之一的人類都做不到。另一個設想是移居到地層深處,躲過太陽能量閃爍後再出來。這不過是拖長死亡的過程而已,大災難後地球的生態系統將被完全摧毀,養活不了人類的。

“有一段時期,人們幾乎絕望了。但某位基因工程師的腦海中閃現了一個這樣火花:如果把人類的體積縮小十億倍會怎麽樣?這樣人類社會的尺度也縮小了十億倍,只要有很微小的生態系統,消耗很微小的資源就可生存下來。很快全人類都意識到這是拯救人類文明唯一可行的辦法。這個設想是以兩項技術為基礎的,其一是基因工程,在修改人類基因後,人類將縮小至10微米左右,只相當於一個細胞大小,但其身體的結構完全不變。做到這點是完全可能的,人和細菌的基因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差別;另一項是納米技術,這是一項在20世紀就發展起來的技術,那時人們已經能造出細菌大小的發電機了,後來人們可以在納米尺度造出從火箭到微波爐的一切設備,只是那些納米工程師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們的產品的最後用途。

“培育第一批微人類似於克隆:從一個人類細胞中抽取全部遺傳信息,然後培育出同主體一模一樣的微人,但其體積只是主體的十億分之一。以後他們就同宏人(微人對你們的稱呼,他們還把你們的時代叫宏紀元)一樣生育後代了。

“第一批微人的亮相極富戲劇性,有一天,大約是您的飛船啟航後12000年吧,全球的電視上都出現了一個教室,教室中有30個孩子在上課,畫面極其普通,孩子是普通的孩子,教室是普通的教室,看不出任何特別之處。但鏡頭拉開,人們發現這個教室是放在顯微鏡下拍攝的……”

“我想問,”先行者打斷最高執政官的話,“以微人這樣微小的大腦,能達到宏人的智力嗎?”

“那麽您認為我是個傻瓜了?鯨魚也並不比您聰明!智力不是由大腦的大小決定的,以微人大腦中在原子數目和它們的量子狀態的數目來說,其信息處理能力是像宏人大腦一樣綽綽有余的……嗯,您能請我們到那艘大飛船去轉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