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現代木建築(第2/2頁)

現在的州內,絕大部分的建築,都是鋼砼建築,也就是鋼筋混凝土。

少部分鄉村自建房,是磚木結構。

木建築幾乎已經消失在了時間的洪流之中。

而他想要建設的,就是這麽一座以木材為建築材料的現代框架式建築。

所謂框架式建築,是指不用墻,而用墩、柱、梁承重的建築,我們所見到的很多工地,都能看到整棟樓先用柱子搭了起來,然後在柱子的基礎上,再建設隔斷墻、填充墻,以及應對橫向力量的剪力墻。

這種建築模式,已經是現代建築的主流。

不過,鄧亞利要把其中所有的鋼筋混凝土,替換成木材。

在設計草圖中,整個中學包括兩座教學樓,一座實驗樓,一座辦公樓,兩座宿舍樓,以及其他的附屬建築若幹。

當然,還有“五棵楓體育館”。

其中宿舍樓將會是一座七層的全木結構樓房,這簡直就是在挑戰州內的建築極限。

事實上,州內壓根就不允許這種建築,因為州內規定木建築不得超過三層,面積不得超過六百平方米。

為了這座學校,鄧亞利提交了超限審查,然後動用了自己能動用的所有關系,還多虧了安大律師的深厚人脈、周祥安的信任和莊不遠的面子,才拿到了建設超限建築的許可證。

為了讓這座建築的結構穩固,鄧亞利沒敢用自己公司的結構設計師,而是專門找了業內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