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小明滾出去(第2/3頁)

但換了另外一個方面,人類,甚至任何高等點的動物都可以輕易做到的事情,計算機卻很難做到。

譬如圖像識別,紙上的一個灰度的圓形,人類會看成是一個球,計算機只能看到一團像素,譬如端起薄如蟬翼的水杯卻不將其捏破,譬如在復雜的地形中行走,譬如追蹤一個物體的位置和方位……

這點上,人類的能力甚至遠不如某些動物,恐怕一只老鼠都比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強大百倍。

那麽人類到底是什麽?他們和動物有什麽不同?

還是說,人類本就沒有什麽不同?不過是茫茫多的動物中的一種?

正如奧卡姆剃刀理論所說的,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真理往往是最簡單的,不需要如許多的限定條件。

如果人類無法證明自己和其他動物不同,那人類和其他動物就沒有什麽不同。

有一個比較刻薄極端的說法,說人類只是猿的一種,是一種沒有毛的猿,而將人類叫做“裸猿”。

為什麽人類會進化為人?因為裸猿稱呼自己為人。

這也說不上錯,從莊園的角度來說,人類甚至只能算是一種只完成了“中級馴化”的物種。

當虎人們馴化完成之後,基本上就和現在的人類差不多了。

是否可以認為,大腦的資源是有限的,每一個物種的進化方向不同,大腦的分配方向不同。大多數的動物,都將自己的大腦資源分配給了更強的運動能力、身體協調能力、更敏捷的反應。

而人類只是幸運地進化了加成最高的方向——智力?

畢竟智力高了可以當法師,法師都是親兒子。

老虎、狗熊、老鼠之類的,在進化過程中,像是轉職成了其他的職業,變成了戰士、刺客、遊俠……

偏偏這個世界數據不平衡,智力加成一點頂十點?

於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弱不禁風的人類,成了這個世界的霸主?

那麽,該如何完成從老虎到虎人的馴化呢?

其實老虎任何形態、任何外形都無所謂,正如千奇百怪的莊園生物,就連石頭人、木頭人都有。

唯一的問題是智力。

那麽智力到底和什麽相關呢?

正如剛才莊不遠所想的,人類的智力,應該是以犧牲其他方面的能力為代價的。

譬如直立行走犧牲了走路的穩固性,跑步的速度,就為了讓人類的大腦處在更高,更安全,也更容易變大的位置。

但這只是過程,卻不是必要原因。

那麽人類和老虎的差異在哪裏?

第一,基因。目前人類已經了解的和智力有關的基因有52個,老虎也應該有決定他們智力的基因。

第二,腦容量,腦袋越大,某種程度上來說腦細胞越多——但大腦裏也有很多只是負責支撐的膠質細胞,所以腦容量不能決定全部。這就像是計算機的芯片,同樣制程下,芯片面積大了,就能提高性能。

第三,腦內神經突觸的連接復雜程度,人類的大腦,是軟硬結合的,神經細胞的突觸不但是運算核心,也是算法和記憶。這點上人類的大腦應該比老虎的復雜得多。這就像是同樣大小的芯片,一個是7納米制程,一個是48納米制程,速度和功耗自然天差地遠。

第四,學習。人類的智力也是可以訓練的,老虎也是如此。

事實上,整個初級馴化,都是建立在學習上的。

經過馴化之後,莊不遠發現老虎的智力,已經開始接近四五歲的孩子了。

但初級馴化結束,就代表這一階段已經到了極限。

接下來,就只能通過其他的方式來了。

現在莊不遠唯一能用的工具,還是老辦法——人工篩選。

莊不遠在虎山的公園裏,一直在觀察著所有的老虎和遊客的互動。

他發現,有幾只老虎的表現格外聰明。

虎山文藝路線的大威,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大威幾歲了?”莊不遠問旁邊的柯園長。

柯園長查了查記錄:“已經四歲了。”

“該給它找個老婆了。”

然後莊不遠的目光,看向了在虎山和小明親密玩耍的勾勾:“勾勾也很聰明,再給它找個新老婆吧……”

隨後,莊不遠又點了幾個表現突出的老虎,這些老虎們恐怕不知道,自己的交配權,就這麽被分配了。

……

愉快的周末,總是很容易就過去了。

這個周末發生了許多事。

譬如說,網傳小道消息,一名精神不正常的男子,竟然主動挑釁老虎,結果被老虎咬傷。雖然五峰野生動物園對此極力否認,但當日動物園只開放了兩個小時,就關門歇業,這已經是這個周末第二次歇業。

為此,五峰差點被罵成一陀翔。

譬如,逼乎上某針對全能莊園的高票答案答主修改了自己的回答,表示全能動物園的表現,現在已經超乎自己想象,還需要多觀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