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開個作弊器吧(第2/2頁)

這樣一來,哪怕學業不精,有舉人的功名在,父輩死後也能有一席之地,不至於嗖的一下就落敗了。

不過,國子監還有個別名,叫做養老院。

一開始,國子監剛出現的時候,有名額的官員,都將自家最得意的子嗣派去,精英匯聚,中進士的人很多。

後來,因為國子監出來的人,直接越過了童生,秀才兩個級別,傻子也能當個舉人,於是國子監的名額就變味了,成了不學無術的功勛子弟,撈取功名的地方。

很多人都認為,從國子監出來的人,學問沒有一路考上來的人紮實,也沒有一路考上去的人含金量高。

慢慢的,有名額的官員,就從挑選家族最得意的子嗣,送入國子監進學,變成了換成第二等人才,讓第一等的人才通過正常科考,一步步的爬上去。

現在的國子監,就是這麽個尷尬現象。

裏面的學子,都是功勛子弟,寒窗十年,不用考就有個舉人功名,然後就老老實實等著補官。

有了空缺,就從八品官做起,慢慢往上爬,爭取做出政績,得一個同進士出身。

因為與正常考上去的人不同,是因為父輩庇護才有的功名,所以這種功名在士林中,一直為人所不齒。

不是自認為科舉無望,只能走偏門的人,是萬萬不會入國子監的,賜國子監名額的封賞,對王旭來說也是雞肋的很。

“這波封賞,看似聲勢浩大,實際上也就兩萬畝良田,五年免稅,是朝廷真金白銀拿出來的東西。至於同舉人出身,七品誥命夫人,不過是虛名而已,縣上那些正經八本的舉人,都輪不到做官,更何況是榮譽性質的同舉人出身。不過,也不算全無收獲,王家有七品誥命夫人,和同舉人出身的牌面在,遠了不說,溧陽縣算是暢通無阻了。縣令也不過七品官,與七品誥命夫人同級,想要拿王家說事,起碼得金山府出面才行。有這個牌面在,有些計劃也可以進行了,現在的王家,家底還是淺了些,我得適當的增強下王家的實力。”

王旭目光中帶著思索,他從現代來,不止可以抄詩,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抄。

比如制造玻璃,土法制鹽,土法煉鋼,發財的路子並不少。

之前沒有行動,不過是王家底子太薄,連功名都沒有的小鄉紳,拿出那些東西不是聚財,而是找死。

現在,背後有大儒撐腰,明面上王家也從鄉紳,變成了有功名的縣豪之家,有些事便可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