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第七篇詩文(第2/2頁)

王旭剛才寫詩時一氣呵成,比七步成詩還要恐怖。

法海終於明白,王旭為什麽有信心,說讓自己難忘背脊了。

這是個妖孽啊,比天才還恐怖,自己居然跟這樣的妖孽做朋友,壓力好大。

一路無話,二人結伴而行,前往法懷寺。

法海寺只是小廟,一座前院,一座地藏大殿,一座後院,一位老僧,一位小沙彌,便是寺裏的一切。

法海見了老僧,恭敬的開口叫師兄,然後說了自己的來歷,還有想要掛單暫住的請求。

老僧很慈善,對此請求笑著點頭,擡手指向前院。

二人被小沙彌領著往前院走,法海邊走邊說道:“法懷寺的主持,歷代都以法懷為號,跟我金山寺頗有淵源。法懷大師這一脈,雖然不修神通,不修術法,只研經卷,卻是有大學問的人,在南方廟宇中名氣很大。”

王旭回頭看了看,法懷寺內供奉的也是地藏王,但是看這規模與破敗的樣子,也不像是香火鼎盛的模樣。

看來,法懷寺的名聲,應該只流傳在廟宇之中,對普通人來說就是間不起眼的小廟。

這不奇怪,就連現代中,禮樂崩壞,和尚成了一種職業,也有一些閉門不出,不接受香火跟遊客的真寺廟。

寺廟內,或許僧人不多,這種寺廟卻是純粹的。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僧人自耕自食,不接受金錢布施,於民間名氣不顯,在廟宇之中卻頗有名望。

王旭在現代中,就見過這樣的僧人。

那是一個中年和尚,看著不起眼,穿的也是百衲衣,做苦行打扮。

結果去了市裏的著名寺廟講法,寺中上百僧人,連帶主持在內,得到消息提前幾個小時就在外面等著,等待僧人來講法。

一問,中年和尚的寺廟,大家根本就沒聽過,地圖上都找不出來那種,從那時起王旭才知道,世上還是有真僧的,只是真僧罕見,世人見不到幾位,反而充數的所謂大師,猶如過江之鯽多不勝數。

“法懷大師平時都做什麽?”懷著對法懷大師的好奇,王旭對小沙彌問道。

小沙彌雙手合十,回答道:“師傅平日裏會整理佛經,為經文注釋,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了。”

王旭一聽便知道遇到高僧了,能給佛經做注釋的和尚,全天下能有幾個。

要知道,真正的寺廟中,文僧比武僧的地位更高,首重學問,次重神通,神通不過是佛經的泛生品。

法海大師能給佛經做序,讓其他寺廟與僧人學習,本身已經從學習上升到了創造層次,難怪連法海都不敢放肆。

“施主,師叔,我們這裏是小廟,客房簡陋了些,還請不要怪罪。”

將二人領到前院的客房,小沙彌雙手合十:“前院與後院挨得很近,有事叫我一聲就行,弟子告退了。”

法海笑著回禮,目送小沙彌遠去。

等到再也看不見了,他才微微回頭,對王旭說道:“我想了一路,你的文才這麽好,什麽時候也送我一首詩吧。”

“你也要?”

王旭覺得稀奇,問道:“你要那東西幹嘛?”

法海想了想,回答道:“名望還是有些好處的,這一世我入世修行,積累功德,你一首詩下來,恐怕比我對付很多妖魔都管用,能讓更多人知道我。”

“這樣啊!”

聽到法海也需要名望,王旭輕輕點頭:“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不過詩詞不能亂寫,必須要應景才行,這件事急不得。”

法海得了承諾之後,心滿意足的走了,住在了王旭的隔壁。

王旭摸著下巴,法海要積累功德,少不了拋頭露面。

或許,自己可以想個雙贏的辦法,既能擡高法海,又能擡高自己,就像蘇東坡與佛印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