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我,不修大梵只看天書(第2/2頁)

隨後,他必是如原著一樣,傳了張小凡大梵般若,留在破廟等待青雲門收為弟子,隨後就背著剛收的徒弟法心,在自己油盡燈枯之前,一起回到了天音寺,並向方丈稟明了一切原委。

只不過,秦長風雖然知道,卻不能說而已。

“不知道也好”,普泓上人臉上掠奪一絲復雜之色,而後聲音低沉下來,緩緩說道:“那一夜,你師父與神秘敵人大戰,身受重傷,自知時日無多之下,便背著昏迷的你勉力回到了天音寺,向老衲稟明一切後,便因傷重難返而圓寂了。生死倫常,皆是天命,你還需節哀順變啊。”

秦長風再次默然,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普智應該還沒死,而是留了最後一道神念維持不滅,被藏在天音寺深處,但他依然不能說,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最後,只得低著頭,以悲沉的聲音說道:“多謝方丈師伯關心,弟子明白了。”

普泓上人見狀,只覺面前這孩子心思深沉如海,竟讓他也難以摸透,但想到對方終究只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也就不再深想,只當是他天生異稟,生來與眾不同。

一念及此,想起師弟普智艱難回到天音寺後的囑托,他便接著說道:“你師父彌留之際,坦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讓老衲務必代他好好教導你,不至於荒廢了你的資質……所以日後老衲會親自教導你本門的大梵般若心法,你若有不懂之處,只管來問我。”

秦長風眉頭一動,終於提起精神來,想了想後,卻一臉堅定之色地說道:“方丈師伯,弟子曾聽師父提及過……他畢生的追求是解開生死謎團,法心身為唯一的弟子,自當替他完成心願。師父還說過……本門心法來自於後山的無字玉壁,雖也得到了玉璧真經的幾分精髓,可終究未能盡解其秘,若要破解生死迷局,這面無字玉璧當為可能的途徑之一。所以弟子懇請方丈師伯允許弟子直接觀摩無字玉璧,以窺破玉璧真經之秘,完成師父心願。”

說什麽無字玉璧,真正的名字應該叫天書第四卷!

這才是秦長風進入這個世界最根本的目的所在,天書五卷……他是勢在必得。而今身在天音寺,這第四卷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自然不能放過。

而且眼下更重要的是,他並不想修煉大梵般若,這門天音寺祖師從天書第四卷中領悟出來的佛門心法,雖然也可以稱得上不凡,奠定了天音寺一脈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可與天書相比,就實在讓他看不上眼了。

無論是用來演化天雷無相訣,還是金剛不壞神功第十一層的功法,他都認為大梵般若有些勉強。心法為最根本的所在,他自然要力求最合適和最好的。

與此同時,普泓上人卻陷入了沉思,秦長風所說雖然有些突兀,可卻又句句在理。他想當然地便相信了是師弟普智的確說過相關的事情,否則單單無字玉璧的存在,就不是剛剛上山的弟子所能知道的。

片刻後,他肅容說道:“無字玉璧雖然精妙,可非大毅力與大機緣不可領悟,你年齡尚小,若一心執迷於此,恐荒廢了歲月。何不先修煉大梵般若,待有所成就後,再專心領悟玉璧真經?”

不知不覺間,普泓上人便忘了眼前只是一個十歲的孩童,而是當成一個成年弟子一般的對話。

秦長風輕輕搖頭,堅定地說道:“弟子一定要完成師父心願,除了無字玉璧之外,弟子不欲修煉其它任何法門,請方丈師伯成。”

大梵般若他是不可能修煉的,天音寺內只有無字玉璧才可以幫他解釋,封印解開後他那一身迥異於大梵般若的功力,究竟從何而來的問題。

畢竟玉璧真經本就神秘莫測,沒有任何人參透過,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不同的收獲,所以他從上面領悟出一些奇特的心法,並一夜之間玄功大成,也在情理之中。

普泓上人見他意志堅定,又想起他的身世和師弟普智的所作所為,便覺是天音寺虧欠了他,心中一軟,就不由自主地答應了下來,承諾讓他專心參悟無字玉璧五年,若五年後還沒有收獲,便要轉頭專心修煉大梵般若。

於是從這一天開始,天音寺後山深處,便多了一個每日對著一面玉璧靜靜盤坐,不言不語的小和尚。

從一開始的驚奇,到後來的嘲笑,再到習慣無視,一個個春夏秋冬交替,有幾個人還記得,那十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