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海輪博物館(第2/2頁)

海歌已沒有疑問,成功繼續解釋將核潛艇作為造船基地的好處。

第一,自然是安全保證。就算十年前這片海域還經常來往著各類船只,包括漁船與遊船,也沒有哪艘船上的潛水員,能背著氧氣瓶潛入一千米的海洋深處。

第二,是便利性。在建造火伊人號的過程中,需要大量且不間斷地搜集原材料,核潛艇能將整座工坊帶著去目的地拿取,大大節省了工時,提高了工效。

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火伊人號是利用核聚變方式驅動的宇宙飛船,起飛前必須保證燃料艙已填入充足的核燃料,這些核燃料正是來自核潛艇,潛艇所攜帶的燃料,其實是供給宇宙飛船的。

等火伊人號完工後,造船工坊會載著它駛向太平洋的公海區域。那時那片海域再見不到人類的船只,潛水艇將能順利送火伊人號升上海面,讓它在那裏啟航。

“那麽造船工坊,也就是核潛艇自身呢?”海歌問,“這艘威武的水下巨獸,難道會一直沉下海底,直至上面長滿海藻,成為海洋生物棲息的樂園?”

“比托尼休恩正是那樣打算的,小休恩先生。”成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