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日(4)我們只要六十公斤(第2/2頁)

“在上世紀以及本世紀初,很多火星探測器都是因為這個而折戟了,速度太快,降不下來。”

老貓聳聳肩。

降落過程中墜毀的火星探測器,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歐空局的獵兔犬2號,那台可憐的著陸器至今仍然暴屍荒野。

“登陸器正常的降落過程是這樣的:在一百二十五公裏的高度上開始進入大氣,這個時候它的速度是每秒鐘五公裏左右。”老貓再次用筆給兩人演示,它高高地舉起手中的筆,接著一頭紮下來,“八十五秒後打開減速氣墊,進行第一次減速,在這八十五秒鐘內它的高度會下降九十公裏,並熬過最嚴重的熱障。”

“減速氣墊會把鷹號飛船的速度降低至兩倍音速以下,這是可以接受的開傘馬赫數,在一萬米的高度上,登陸器會打開一張直徑三十米的環帆傘。”老貓用爪子在筆的末端張開,示意降落傘,“降落傘能把鷹號飛船的速度降低至音速以下,直到登陸器的高度降低至一千米以內,它再拋棄降落傘,打開火箭發動機調整姿態,進行反推減速,最後垂直降落。”

老貓最後慢慢地把筆垂直杵在桌子上。

這些麥冬和唐躍也都知道,早在任務之前的培訓時,地面上的人就詳細地講解過飛船的工作原理。

老貓今天又重復了一遍。

“為什麽這個過程如此復雜?”老貓問,“為什麽要這麽復雜?”

還不等麥冬和唐躍說話,老貓就自己回答了。

“因為動力不夠,我們沒有足夠的動力,沒法從頭到尾使用火箭發動機進行反推,化學火箭的效率太低了。”老貓說,“發動機的推力一大半都在推動自己,上千噸的質量都是燃料,剩余的一丁點零頭才能給載荷。”

“在正常的降落過程中,全程使用火箭反推是不切實際的,那樣鷹號飛船得在貨倉和指令艙內也灌滿推進劑,登陸器會變成一個飛行的油箱。”老貓接著說,“但那是正常情況,我們要來一次非正常的著陸……不在乎效率,不在乎費用,不在乎幾百噸的燃料,我們只要那個零頭!”

老貓擡起爪子,指著屏幕上的麥冬,一字一頓地說:

“六十公斤的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