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前往威尼斯(第2/2頁)

瓦內莎在好萊塢也算小有名氣,畢竟之前也有過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大家很好奇對方如此拼命吆喝,甚至大張旗鼓準備送到威尼斯參加電影節的作品,究竟是什麽樣的!

不過隨著眾人的打探,以及關於狂蟒之災的消息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除小部分人外,大部分人則抱著看熱鬧的心態。

原因很簡單,因為對方是一個十五歲的亞裔導演。

受種族優越論的影響,在這一時期,大部分白人總感覺自己高高在上,其實年青一代已經沒有這種感覺,但因為現在掌權的都是老一代,所以這種風氣在美利堅十分盛行,而影響最深的就是好萊塢。

所以現在的好萊塢,抱著和杜克一樣心態,準備看瓦內莎女士笑話的人,大有人在!

瓦內莎女士也知道外面的這些風言風語,但她並沒有被這些言論打敗,反而因為這些言論,激發了她心中更多的鬥志!

珊姆身上的那股韌性,很有可能就是從瓦內莎女士這裏繼承來的,有些人外表看起來柔柔弱弱,但骨子裏有股不服輸的擰勁兒,珊姆是這樣,瓦內莎女士也是如此。

而因為和家裏鬧翻了,主要還是因為心中感覺不舒服,所以納吉尼一直沒有回家,八月的最後這小半個月,便住在瓦內莎女士家。

期間瓦內莎女士的丈夫柯蒂斯博士回來了一趟,原本只是打算住三天的他,因為見到了納吉尼,臨時將三天的假期變成一個星期。

這小半個月,納吉尼過得很開心,閑著沒事玩玩音樂,寫寫劇本,陪瓦內莎女士看電影,順便將剪切好的影視片段交給黑人小哥。

網站已經建好了,名字叫【納吉尼之家】。

只是流量不是很高,甚至可以用一般來形容,不過納吉尼表示可以理解,畢竟在1999年,即便是美利堅,互聯網普及率也不是很高,但社會上已經開始有所反響,這對於納吉尼來說,便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真正的宣傳還沒有開始,現在就能取得這樣的成果,在納吉尼看來已經相當合格了。

而除了以上這些事情,納吉尼還和柯蒂斯博士進行了一些學術上的討論。

別看納吉尼年齡小,但他的知識面極廣,就算高度不如柯蒂斯博士,但納吉尼的寬度足以磨平兩人之間的差距。

總之,小半個月就這樣過去了。

九月一號是威尼斯電影節開始的日子,雖然現在不是九月一號,但這種節日必然要提前入場。

因為意大利在美利堅的東邊,所以納吉尼和瓦內莎女士要先前往紐約,然後坐國際航空前往意大利。

只不過在即將飛往意大利的紐約機場,納吉尼卻意外的碰到了熟人:

“珊姆?你怎麽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