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文官制度,世家生態

參加“冠禮”後的第三天,翠嶼港工業園。

廠長辦公室內,蘇鴷的手掌放在兩個籃球大小的半球形感應倉中,面前的計算機屏幕上,是快速跳躍的數字和文字符號,並且有四十多個筆尖符在屏幕上同時構圖。

這種職業者的術法體系產生電信號的輸入方式,比手指按鍵盤、拖動鼠標產生電信號,要更直接、更具備多樣性。

與之對應的地球設備,出現在二十二世紀,隨著醫學解析手部神經系統後,開發出了更感應手掌神經元指令的手套。這讓輸入速度變革提升數十倍。二十二世紀的電競行業更具備觀賞性和技術性——各種騷操作,秀得很。

【輸入設備技術進步帶來的社會變革,並不僅僅是電子競技的觀賞性變化】

這個世界該輸入設備的發明,是在秉核死去85年後出現。而發明這個設備的社會背景:當時槍焰家族留在西方的那一支,急需擴充管理力量。

二十人的作坊,管理者是可以通過一個個當面口述下達命令的。

但是管理上千人上萬人的工廠,管理者是沒辦法一個個口述的,而如果意思表達不清晰,那就等於放任中層能夠欺上瞞下,使得中層制度被全面蛀倒。單個人依靠口述、筆述,能輸出的信息量都是有限的。

槍焰家族發明了這個物品,是為了工廠管理時候,利用設備和自我個體優勢,與各個部門積極交流。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需要增添管理的並不僅僅是重工業生產,融家唯技術解決的方法,其實在鉆牛角尖】

越龐大的社會組織,核心統治層要下達的信息指令就越多。這就如同生物一樣,越復雜的運動,大腦和神經系統就越復雜。

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可以看兩點。

第一,基層監督法制的力量越來越大,這是民主化。

第二,在法制框架下,行政權力的領導班子足夠精簡,讓越來越龐大的社會,權力集中化,能夠發揮大社會、大組織、大合作優勢。

那麽問題也就來了,隨著社會生產發展,組織越來越大,如何讓社會管理層人數精簡、權利集中的同時,又下達足夠多的指令協調行動呢?

你就是再有領導魅力,讓人第一眼見了納首便拜,在協調龐大體系、行使決策的時候,也要對各個分部門清晰表達你的意思!

不得不說,東西方的槍焰,這幾百年培養路線真的是精英主義,技術和管理兩手都抓。

但是蘇鴷了解到情況,卻哭笑不得:“誰讓你們走這麽高冷的全能領袖路線?你們這樣不接地氣,道路會越來越窄的。”

【同樣是管理,參照地球,所有能夠自主進入現代社會的文明,是怎麽讓集權階層有能力行使管理權呢?】

這些領導者身邊有一批自己選中的人。當自己口述簡略方向性指示,這些熟悉自己管理方式的人,立刻對自己口述的大概進行詳細的內容填充,根據情況寫出完善的公文內容,交予領導復核。

這樣最高層的領導者在權利集中的前提下,能輸出的管理信息就大大增加了。

地球上所有能構建現代國家的文明,在工業時代前就都無一例外發展了幕僚文化和文官體制。——朱洪武不信這個邪,這個精力旺盛的超人,把皇帝這個職業的勞累度幹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現在蘇鴷開始以這個角度,再看東大陸,就意識到太雲的這一項優勢了:朝明皇室壓制了世家,已經有了一套選拔相對公平的文官制度來加強集權。

反觀融家這個高冷的工業家族,在這一千年沒有搞幕僚,也沒搞文官制度的習慣!——這幫搞工廠的還真的不懂當官啊。

要論具體工業生產,融家一個子弟可以管理一百人、一千人的工廠,甚至派十來個人主管工業貿易鏈條也莫得問題!

但是對數十萬人復雜的社會協調,就有問題了。而融家幾百年來就一根筋,眼盯著控制工業鏈,一直在忽略工業之外的社會協調。

——蘇鴷:“你們搞技術的心眼真是實在啊!被朝明壓制,還真不冤枉。”

這就是槍焰在聖索克、融家在太雲抓住了工業鏈供應,為什麽還是總是輸的原因。核心就在工廠外,就在廣大鄉村中盤根錯節的望族。

在東方廣闊的地域上,鄉土封建勢力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力量。若是一個工業勢力直接發起變革,這些地方望族階層必定是站在變革的對立面。

也就是說,如果不建立鄉村級別文官制度,不將地方權利從望族這裏接管過來。

那麽依靠工業經濟而發跡的資本家族,力量會局限在城市中。而封建力量根是在廣大鄉村。

若是不把封建的基本盤奪下來,那麽在鬥爭中,工業利益一方的人口和經濟都是處於劣勢的。